1.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一
在腊月二十九,人们往往会“上坟请祖”,对祖先告祭一番,这不仅仅是一种向祖先的告慰,也寄托了后人对祖先的感恩与思念。所以年谣称“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2.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二
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如云锦,形成满堂瑞色,喜气洋洋。3.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三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春联,喜迎新春。现在的春联,都是纸张做的,其实在古时候,是由桃木做成的,叫作“桃符”。宋代王安石中的《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这个“桃符”。 后来纸张大量出现,人们才开始在纸张上写对联,叫作“春帖纸”,直到明代,才正式有了“春联”的称呼。
4.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四
在过年的时候,除了贴对联,人们还会在大门上贴上门神,以求一家人的福寿康宁。门神一般是两个武将,戴着金盔金甲,一个手持钢鞭,一个手握银枪,或者拿着其他各种武器,怒目圆睁,相貌狰狞,随时准备为保护一家人而战斗。因为民间的大门一般是两扇门,所以就是两个门神,一边一个。 几千年来,两个门神的版本很多,比如有赵公明、岳飞、韩世忠、杨宗保、穆桂英等等,都是些武艺高强、精忠报国的英雄。直到唐代以后,才出现了现在经常看到的版本:秦琼和尉迟恭。
5.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五
除夕守岁,也叫“熬年”,也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就是大家在除夕都不睡觉,一直等到大年初一的早晨,迎接新年的到来。这个民间习俗,历史也很悠久,在西晋的《风土志》中,就有记载。 守岁有两层含义:老年人守岁,有珍爱光阴的含义;年轻人守岁,有为延长父母寿命的含义。
6.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六
大年三十晚,遂川山区农户家中大小厅堂、阁楼、房间等处,都要点燃一盏灯谓之“点年灯”;除夕吃完团圆饭,城乡家庭都要在灶膛里埋入木炭、茶枯饼等燃料留下火种,锅里放足水,次日清晨,捅开即着火,并利用锅中热水煮饭,以示火种延续不断,取“吉祥红火”之意,谓之“留火种”。7.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七
蒙古族称春节为“白节”,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在除夕夜,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在马头琴的伴奏之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8.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八
老北京过年颇有特色的习俗就是庙会。逛庙会是北京人欢度春节的一种重要方式。例如人们比较熟悉的厂甸庙会,始于明代嘉靖时,盛于清朝乾隆年间。 在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门前都会挂起大红灯笼,灯火辉煌,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9.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九
在江浙沪地区,过年的时候,人们一般会穿上新的衣服,挨家挨户地去给长辈拜年,祝福他们身体健康,这与各地习俗差不多。江浙沪地区在腊月二十四迎来了祭灶日,自这一天起,上海人便以“送灶”为起点,正式拉开春节准备和庆祝活动的序幕。在上海,大家还会放风筝、逛城隍庙等。
在江苏,大年初一的早晨,家中的年轻一辈要给长辈行跪拜礼,表达对长者的尊重和对新年的祝福,然后再领压岁钱。
10.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
压岁钱,也叫“压祟钱”、“压胜钱”、“压腰钱”,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事情。 除夕这天晚上,吃过年夜饭后,家庭里的长辈,或者一家之主,就会给孩子们分发钱币,是用红线串起来的铜钱,然后挂在小孩儿的胸前,寓意是驱邪避灾。到了现代,虽然也流行压岁钱,但形式有了很大不同,大家给的已经不是铜钱了,而是用红包包的纸币,已经失去原来驱邪避灾的含义了。
11.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一
在北方地区,在除夕这一天夜里,有迎接财神的民间习俗。到了除夕子夜时分,女主人下厨房煮饺子,男主人提灯到户外接财神。然后在家中庭院里摆上供桌,点燃香烛,跪拜上香。女主人把饺子煮好后,要先捞上一碗贡献给财神,然后再把其余的饺子分给家人,大家一起开开心心过年吃饺子。12.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二
迎财神这是广东人大年初二最重要的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二早上进行。
迎财神是指到庙宇或家中祭拜财神的活动。迎财神是为了祈求财运亨通,生意兴隆,也是为了表示敬仰和感恩。迎财神时,要摆上各种供品,如金银纸、钱币、水果、糕点等,还要烧香、烧纸、敲锣打鼓等。
13.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三
贴赤口这是广东人大年初三最特殊的活动,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三早上进行。
贴赤口是指在门上或窗上贴上红纸或红布的活动。贴赤口是为了避免赤口,即口舌之争或不幸之事。贴赤口时,要写上吉祥话,如平安、福气、吉祥等。
14.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四
福建木偶戏、香港花车巡游、澳门烟花汇演等都是非常有地方特色的春节庆祝活动。 古老泉州的非遗提线木偶戏,民间俗称布袋戏,历史悠久,自明清至今,经久不息。
15.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五
河南人喜欢炸油馍、吃烩面。过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制作大馍。大馍的制作过程需要将发酵好的面团揉搓成圆形,其大小约为平常馒头的三倍。此外,还要在馍的顶部精心制作两片叶子,并巧妙地用红枣进行点缀。
16.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六
在重庆,春节期间,腊梅花在大街小巷中盛开,香气四溢。谈及年夜饭,重庆人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便是汤圆。 吃汤圆的数量也承载着深意,正在求开云kaiyun(中国)的人通常会吃三粒,象征着“三步登科”,寓意开云kaiyun(中国)业进步,步步高升;而上班族则一般会吃四粒,寓意四季平安,事业顺利。
17.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七
在陕西,人们会敲锣打鼓迎接新年,还有舞龙舞狮的传统表演。腊月23祭灶神,祈福来年五谷丰登。在山西和陕西等地,春节习俗丰富多彩,其中包括蒸制形态各异的花馍、悬挂门神、打醋坛以及点燃旺火等。
花馍的形态多样,有的被巧妙地塑造成动物形象,寓意着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而点燃旺火则象征着红红火火、繁荣兴旺,同时也具有驱邪避灾的寓意。
18.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八
在甘肃兰州榆中农村地区,过年期间,人们一起观看热闹欢腾的社火表演,大家以这种喜庆的方式,热烈庆祝着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村里的妇女们穿上英姿飒爽的装束,背起雄壮的太平鼓,随着鼓点的响起,她们变换着队形,时而呈现 “三羊开泰”的吉祥景象,时而模拟“黄河激浪”的磅礴气势。
19.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十九
西藏篇 拉萨的藏族居民,在清晨的第一缕阳光中,便会开始在自家的房顶上高高挂起崭新的经幡。他们通过这样的方式,虔诚地祈求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吉祥如意,愿神明的庇佑和自然的恩赐降临在这片土地上。
20.春节民俗活动都有哪些 篇二十
江苏特色风俗武进人年初一早晨,将先祖画像悬挂中堂,供上茶果、年糕,一家老小依次行拜年礼,谓之“拜神影子”。江宁人有春节“打神鼓”之习俗,由大旗开路,锣鼓手浑身使劲地擂鼓助兴。淮阴人还有初六给孩子“烤头风”之习俗。南通人在每年正月十五都会“放烧火”,俗称“照毛虫”、“炸麻虫”,也称“照田财”,希望除尽害虫,盼望来年丰收。在南京,“家家走桥,人人看灯”是过年的一大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