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2024年秋冬季节安全教育知识#】安全教育知识,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守护我们的生命与幸福。从交通安全到消防安全,从网络安全到校园安全,每一个方面都至关重要。了解安全知识,培养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技能,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携手共进,将安全教育知识融入生活的点滴,为自己、为家人、为社会构筑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让生命之花在安全的呵护下绽放得更加绚烂。本篇文章是®开云网页版为您整理的《2024年秋冬季节安全教育知识》,供大家阅读。

1.2024年秋冬季节安全教育知识 篇一
一、注意防寒保暖
1、经常喝白开水
人体极易缺水,常喝白开水,不但能保证身体的需要,起到利尿排毒、消除废物之功效,还可以增强人体耐寒、抗病能力,起到预防伤风、感冒之目的。
2、增加运动
冬季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多不愿出外运动。其实,越是寒冷,越应该多运动,因为运动是驱除寒冷的办法,还可增强抗病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3、搓揉防冻疮
天气冷的时候,很多人的手、脚、脸部等地方会出现冻疮。治疗冻疮的简便方法,第一种是热熨法,用电吹风距皮肤20厘米左右对准患处,用热风徐徐吹上5分钟,以加快皮肤血液循环。第二种是是按摩法,就是搓热双手后对患处进行按摩,长期坚持,对治疗冻疮有不错的效果。
4、开窗通风
冬天室内一般都会门窗紧闭,导致空气不流通,人们总是在这个空间里呼吸会导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缺少氧气,人体会出现头晕,胸闷的问题,所以要多通风。开空调的屋子里,也可以暂停一下空调,开窗户通通气,换换室内的空气。
5、室内温度不宜过高
我们居住环境不宜过高,室内外温差太大的话,出门时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缩,让我们一下子适应不了外面的寒冷,觉得更冷。
6、适时增加衣服、穿好棉鞋棉袜,可戴上手套、帽子、围巾,防止冻坏身体、冻伤手脚,防止感冒。耳、鼻、手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外。
手脚冻僵了应该怎么办?
在寒冷的冬季外出活动,常常冻得手脚发僵。手脚冻僵了,千万不要在热水中浸泡,那样会形成冻疮甚至溃烂。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回到温暖的环境中去,使冻僵部位的温度慢慢回升。
2.如果在室外,应当设法用大衣等将手脚包裹起来,还可以互相借助体温使冻僵的手脚暖和过来。
3.的方法是用手搓,通过摩擦增加温度,促进自身的血液循环,以恢复正常。
二、注意防滑
1、雨雪天穿鞋要讲究。路面容易结冰,不要穿皮鞋、硬塑料底鞋,穿保暖、防滑性好的鞋子,或者抓地较好的运动鞋,而且应尽量稳步前行,以防发生事故。
2、各种楼梯和门口遇到雨水或积雪易结冰,因此,应注意及时清扫楼梯口、门口的雨水或积雪,不让出口结冰。
3、禁止打雪仗,防止将积雪带入,增加发生滑倒的.机率,同时增加卫生清扫的难度。
4、如若下雪,应及时扫雪,防止路面冻冰。在入口处铺上垫子,把防滑措施落到实处。
5、不在校园内追跑打闹。
6、如果路上真的不小心摔倒,尽量别用手腕去支撑地面,因为这种摔倒姿势最容易造成手臂骨折。一旦摔倒发生骨折,切不可乱揉乱动,以免加重伤情。在校内可请求他人帮助,尽快送到医院治疗。
7、做到“四不”承诺。即不私自下水或滑冰;不擅自与同开云kaiyun(中国)结伴滑冰或打捞水中物品;不在无家长带领的情况下到江河湖塘游玩;不到危险地域、沟渠滑冰游玩。
三、防止交通事故
1、出门时间应比平常提前,留出等车、堵车或其他意外情况所需的时间。
2、注意骑自行车、电动车安全。在雨雪、雾天,骑车时,一定更加小心,自行车轮胎不要充气太足,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的摩擦,不易滑到;走自行车道;精力集中,慢骑车,与前面的行人、车辆保持较大距离,以便应对突发情况;尽量穿颜色鲜艳的外套,引起司机的注意;过路口时下车,推车过马路;选择雪层浅的平坦路面,不要急刹车,急拐弯,防止因惯性摔倒。能够乘坐公共交通系统回家的尽量坐车回家,避免骑车滑倒。
四、做好“五防”教育
防滑:请家长朋友们让孩子穿防滑的鞋子,走路时宁可踩在厚厚的积雪上也要避开浮冰和积水,降低滑倒的可能性。
防摔:建议骑电动车和自行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可选择步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年纪大的老人行动不便,如遇雨雪天接送孩子,更要注意安全。
防砸:如果雨雪较大,树木、广告牌等会存在被压倒的危险,家长要教育孩子上下开云kaiyun(中国)路途应该尽量远离树木、广告牌等高空建筑,谨防因坍塌被砸伤。
防磕碰:由于冰雪的覆盖,道路上许多“陷阱”会被遮住,因此,请家长朋友们教育孩子千万小心,注意低洼、井盖、建筑材料上的钉子等。
防撞:路面湿滑开车接送孩子的家长千万要小心驾驶,一方面要保持尽可能大的车距及时控制车速,一方面要特别注意道路上的行人做好躲闪的准备。
2.2024年秋冬季节安全教育知识 篇二
疾病预防小常识
秋天气候变化异常,季节转换较快,早、中、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是流感等上呼吸道感染病的高发季节,所以在这个季节里,我们一定要做好预防疾病的措施。
秋冬季常见传染病
1、早睡早起,保持充沛的活力。
2、加强锻炼,增强抵抗力。
3、慎食瓜果,预防腹泻、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4、随时增减衣服,注意保暖。
5、调节好室内湿度,多喝水。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用科开云kaiyun(中国)的方式勤洗手,特别要加强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培养。
7、减少到公共场所或空气混浊场所的频率。
8、调养起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9、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热水泡脚,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
10、每天坚持用淡盐水或茶水漱口,杀灭口腔细菌,保持清洁。
11、调节情绪,让自己乐观。
交通安全
进入秋冬,温度渐降,冷风、雨、雾、霜渐多,认真做好秋季行车安全,确保财产免遭损失,生命免遭伤害,交通安全需要我们特别关注。
自驾汽车、摩托车上下班
1、必须有国家规定的驾驶资质,要认真开云kaiyun(中国)习安全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安全行车。
2、自驾汽车要系好安全带,骑摩托车时要戴好头盔。切勿酒后驾驶,疲劳驾驶。
3、秋季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较大,谨防感冒或身体不适而影响行驶中的交通安全。
4、秋季气候宜人,户外活动人群剧增,驾驶车辆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减速慢行。
5、车辆经过夏季运动后,各部件特别是制动液及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油长时间高温运行,其技术指标下降,因此必须加强检查、维护,确保车辆整体技术的恢复。
6、遇到雾天、霜露等特殊天气,应在出车前清洁门窗玻璃、倒车镜,谨防视线不良,影响行车安全。行驶中严控车速和安全距离,同时开启防雾灯,危险信号灯,鸣号示警。
7、秋季由于驾驶室内温差较大,门窗玻璃内侧常常会因蒙上一层水蒸气而阻挡视线,当出现水蒸气时切忌边行驶边擦拭,谨防跑方向,发生追尾事故。
骑自行车、电动车上下班
1、认真开云kaiyun(中国)习安全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自行车、电动车状况要求良好,刹车、车链、车铃、轮胎、车撑、链盒等状况良好,无损坏。
3、行驶途中应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未划分车道的道路应靠右行驶;前方有站牌或其他车辆停放时,要注意减速避让;横过公路时应停车观察,确认安全时方可通过。
4、骑车时不准接打电话,不准收发短息。
5、骑电动车须佩戴头盔。
6、大雨、5级以上风力等特别天气时,不骑自行车、电动车上下班;不带人行驶。
步行上下班
1、认真开云kaiyun(中国)习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分车道的应靠右行走。
3、横穿公路时应走斑马线,按交通信号指示行走。无斑马线的路段,应左右观察,在确认安全的前提下通过。
4、横过公路时不准接打电话,不准收发短信,不准嬉闹追逐。
乘公交车上下班
1、认真开云kaiyun(中国)习安全交通法规,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2、应在公交车停车站(点)乘车,不得在非停车点拦车。
3、在等候停车时,要站在站台上候车。
4、乘车中注意乘车文明,先下后上、主动让座、不乱扔垃圾等。
5、下车后,不能急于从车前或车后横穿公路,应在公交车驶出50米外后,观察左右来车情况,确认安全后通过。
3.2024年秋冬季节安全教育知识 篇三
冬季疾病预防
1、多关注天气预报
冬季是传染性疾病多发季节,要及时关注天气变化并做好自我保护。
家长朋友们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根据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增添衣物。人体受凉时,呼吸道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减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2、多开窗通风
冬季室内要多通风换气,以保证空气清新、氧气充足,每天开窗通风2到4次,每次10分钟左右。
3、饮食均衡
此外冬季天气寒冷,幼儿需要的能量和热量也相应需要增加:如肉类、鱼类、家禽类、乳类、豆类等,另红枣、红豆等健脾补血的食物也要多食;
4、增强锻炼
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免疫力,进而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5、接种疫苗
及时接种疫苗,降低受感染几率。
冬季防寒小窍门
1、洗脸次数别太多
在冬天,应该尽量减少洗脸的次数。洗脸时也不要使用过热的水,水温过高一方面会直接灼伤皮肤,另一方面也会把脸上的油脂冲洗干净,就起不到保护皮肤的作用了,容易造成皮肤干裂。
2、嘴唇干裂不要舔
冬季会出现嘴唇干裂的情况,有的人喜欢用舌头舔嘴唇,用唾液来保持嘴唇的湿润,可效果却是越舔越干。这样更加容易造成嘴唇干燥,甚至破裂出血。冬季保护嘴唇,还是使用润唇膏。
3、洗头时间有讲究
冬季洗头应该选择一天中温度较高得时候,切忌在睡觉前洗头,因为一般用热水洗头后,头皮上的毛细血管扩张,机体向周围辐射热量增多。同时,洗头后头发是湿的,水分蒸发时会带走很多热量,容易引发感冒。
4、穿衣不宜过紧
大家普遍认为,冬天保暖就应该把衣服穿多一点穿紧一点,其实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穿着衣物如果过紧,人体的血液循环会受到定的阻碍,反而不利于保暖。
5、搓搓揉揉防冻
在寒冷天气,很多人的手、脚、脸部等地方会出现冻疮,经常搓搓手,跺跺脚也可以有效的预防冻疮。
冬季保健常识
1、晨起服热粥
晨起服热粥,晚餐宜节食,以养胃气。天冷时,清早起床喝上一碗热粥,可以帮助保暖、增加身体御寒能力,能预防受寒感冒。对于喉咙不适、发炎疼痛的人,温热的粥汁能滋润喉咙,有效缓解不适感。
2、保暖先暖脚
寒从脚下起,脚部一旦受寒,很容易引起感冒或腰腿痛等病症,因此冬季脚部保暖尤为重要。选择的鞋子尺码应稍大些,垫一双棉鞋垫。其次,鞋底应稍高些,这样可以起到与冰冷地面隔寒的作用。冬季每天用温热水泡脚,步行半小时以上,并坚持早晚搓揉脚心。
3、围巾保暖不捂鼻
很多女性都喜欢用围巾裹住口鼻,以减轻吸入寒风和冻鼻头的不适,但是,围巾往往有细小的绒毛或纤维,还会有一些细菌微粒,很容易就会被吸入体内,引发呼吸道感染。正确做法是戴围巾的时候不捂鼻。
4.2024年秋冬季节安全教育知识 篇四
一、防火安全提示
1、禁止违规用电,严禁使用超标电器产品、三无电器产品;插座上不要使用过多的用电设备。
2、禁止使用电暖炉等违规电器。
3、禁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建筑物停放、充电,或携电动车自行车进入室内充电、存放。
4、电气火灾的主要原因:漏电、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
5、手机、充电宝、电脑等电器产品边使用边充电引发爆炸酿成火灾事故频发。
6、养生良好生活习惯,使用电器做到人走断电,是杜绝火灾的有效方法。
7、洗衣机一次投入衣物过多,使电机过载,易导致线圈过热而发生短路起火。应尽量使用低泡洗衣粉,以免洗涤时起泡外溢,降低绝缘性能,引起短路和击穿。
8、禁止在通道、楼梯口等处堆放杂物,要确保通道和安全出口的畅通。
9、禁止在校内燃放烟花和放飞孔明灯。
二、灭火安全提示
1、灭火器操作要领:
①提起灭火器;
②拔掉保险销;
③喷口对准火源根部;
④压下手柄灭火。
2、电器或电气线路起火,首先要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或水灭火,不可带电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电器爆炸伤人。
3、油锅起火不能用水扑救,应先关闭炉灶阀门,然后盖上锅盖或用大块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三、逃生安全提示
1、熟悉环境,临危不乱。对自己工作、开云kaiyun(中国)习或居住所在的建筑物的结构及逃生路径要做到了然于胸;当身处陌生环境,如入住酒店、进入娱乐场所时为了自身安全,务必留心安全出口以及楼梯方位等,关键时候尽快逃离火场。
2、保持镇静,明辨方向,迅速撤离。突遇火灾时要强令自己保持镇静,千万不要盲目地跟从人流和乱冲乱撞。撤离时要朝明亮处或外面空旷地方跑,尽量往楼层下面跑,若通道已被烟火封阻,则应背向烟火方向离开,通过其他通道或阳台、气窗等通往室外逃生。
3、善用通道,莫入电梯发生火灾时,要根据情况选择进入相对较为安全的楼梯通道。也可利用建筑物的阳台、窗台、屋顶等攀到周围的安全地点;沿着下水管、避雷线等建筑上的凸出物,也可滑下楼脱险。千万要记住,高层楼着火时,不要乘普通电梯。
4、简易防护、低姿撤离火场逃生时,经过充满烟雾的路线,可采用毛巾、口罩蒙住口鼻,低资撤离,以防止烟雾中毒、预防窒息。另外,也可以采取向头部、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湿棉被、湿毯子等将头、身裹好后,再冲出去。
5、避难场所,固守待援如用手摸房门已感到烫手,一旦开门,火焰与浓烟势必迎面扑来。此时首先应关紧迎火的门窗,打开背火的门窗,用湿毛巾、湿布等塞住门缝,或用水浸湿棉被,蒙上门窗然后不停用水淋透房间,防止烟火渗入,固守房间等待救援人员达到。
6、传送信号,寻救援助被烟火围困时,尽量呆在阳台、窗口等易于被人发现和能避免烟火近身的地方在白天可向窗外晃动鲜艳的衣物等;在晚上,可用手电筒不停地在窗口闪动或敲击东西,及时发出有效求救信号。在被烟气窒息失去自救能力时,应努力滚到墙边或门边,既便于消防人员寻找、营救,也可防止房屋塌落时砸伤自己。
7、火已及身、切勿惊跑火场上如果发现身上着了火,惊跑和用手拍打,只会形成风势,加速氧气补充,促旺火势。应当赶紧设法脱掉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苗。能及时跳进水中或让人向身上浇水就更有效。
5.2024年秋冬季节安全教育知识 篇五
1、教孩子注意防火的知识
秋季的气候比较干燥,可以开展防火教育,认识防火标志,知道用火安全知识。通过日常生活活动“多喝水身体好”、“不玩火”等活动,让幼儿知道多饮水有利于身体健康培养良好的饮水习惯;知道不能随便玩火,认识防火标志,知道用火安全知识。
2、秋季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3、避免孩子秋季着凉
秋冬寒潮多,气温变化大,幼儿易着凉、感冒,常会引起许多大病,如肺炎、心肌炎、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炎、因此秋冬季节要给幼儿保暖,避免着凉。
4、秋季天气干燥注意保护孩子皮肤
秋冬季节寒冷干燥,幼儿皮肤中水份散失多,皮脂腺分泌少,皮肤易干裂发痒,让幼儿多吃蔬菜、水果、多喝开水,并常用热水洗手、脚、脸,再适当搽点护肤霜。
5、秋季温差大注意室温
秋冬季节对人体的适宜温度是18摄氏度,如高于23摄氏度时,人就会感到头晕、疲倦。另外,如果室内外温差大,则易感冒。
6、多带孩子去户外运动
秋天最适合户外运动,家长有时间应多带幼儿到户外活动,多晒太阳,晒太阳可以促进提内钙的吸收,同时也增强幼儿的'体质。
7、平时多带孩子多晒太阳
阳光中的紫外线能杀灭人体表面的病毒和细菌,帮助幼儿对钙、磷的吸收,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此外,阳光也能提高红细胞的含氧量和增强皮肤的调温作用,以及能增强神经系统的活动机能和幼儿的体质。
8、教孩子不坐凉地
秋冬季节地面的温度很低,幼儿坐在上面,体内的热量就会大量散失,容易感冒。秋冬到了,不要因为怕孩子冻着就不带他到户外去。遇上好天气,就要多出去玩,只要有太阳就带他到公园去晒晒。一方面是促进钙吸收,另一方面是到户外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冬天有太阳无风的正午前后,可在户外散步,时间约20~30分钟。
9、晚上多加一件衣服
由于秋季温差较大,幼儿早晚应比白天多加一件衣服。对于好动、易出汗的幼儿,在其玩耍时可在其背后垫一块毛巾或玩后及时给他更换衣服。同时幼儿的鞋子应以轻便的运动鞋为主,少穿皮鞋。
10、保持室内通风
虽然天气会逐渐变冷,但在家时还是要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幼儿的被子需要经常晒太阳,家长可在每个星期五把幼儿的被子带回家利用双休日把被子洗、晒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