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时间:2024-06-24 16:12: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高一# #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是®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阶段开云kaiyun(中国)习难度、强度、容量加大,开云kaiyun(中国)习负担及压力明显加重,要逐步培养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和巩固知识的能力。

1.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一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概况

  (1)方向:自西向东

  (2)速度:1月初在近日点附近,速度较快;7月初在远日点附近,速度较慢

  (3)周期: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

  2、黄赤交角

  (1)概念: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之间的夹角

  (2)度数:目前是23°26′

  (3)影响: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3、地理意义

  (1)正午太阳高度的周年变化

  (2)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3)四季的划分:天文四季;气候四季;我国传统四季;候温四季

2.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二


  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

3.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三


  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

  (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4.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四


  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

  (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

  (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

  (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5.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五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东西经的判断:沿着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

  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7.东西半球的划分: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8.东西方向的判断:劣弧定律(例如东经80°在东经1°的东面,在西经170°的西面)

  9.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10.地图上方向的确定: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1.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风力越大;等温线越密,温差越大

  12.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脊。

  13.等高线的凸向与河流:等高线凸出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14.等温线的凸向与洋流:等温线凸出方向与洋流流向相同。

6.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六


  南昆铁路自广西首府南宁至云南首府昆明,沿途经过地质条件复杂的喀斯特地貌,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是我国已建成铁路中技术水平的铁路。是我国大西南的重要出海通道,有利于开发当地丰富有色金属资源和优质旅游资源,改善西南交通,促进经济发展。

  南疆铁路东起吐鲁番,西至喀什,沿途有丰富的石油资源,是我国重要长绒棉生产基地。

  西气东输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轮南,东到我国长江三角洲的上海。

  对于西部:将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本区经济发展;

  对于东部:

  ①缓解能源紧缺状况,利于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大气环境质量。

  欧洲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

  ①气候湿润,水量丰富;

  ②地形平原辽阔,水流平缓,河网稠密,河流通航里程长。

7.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七


  四季与五带的形成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周年变化:

  同日不同纬度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降低(二分二至日)

  同纬度不同季节的变化:近大远小(6月22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昼夜长短的周年变化:

  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

  直射点移向的半球昼渐长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

  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及以内有极夜

  春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

  四季的划分:(中纬度明显)

  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太阳、白昼最长的时间为天文夏季

  太阳最低、白昼最短的时间为天文冬季

8.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八


  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

  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类型:

  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

  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

9.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九


  大气环流与水热输送的关系——是对大气环流作用的总结

  (1)全球性的大气环流:

  促进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与水汽的交换;

  调整了全球的水热分布;

  是各地天气变化和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2)几类重要气候的成因: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受西风控制,暖湿;夏受副高控制,干热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20度之间;全年高温,雨季受赤道低压控制,干季受信风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全年受西风控制,气候暖湿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附近;全年湿热,终年受赤道低压控制

  三种季风气候:(见以上分析)

10.地理高一年级必修三知识点 篇十


  地理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自然地理要素包括气候、水文、地貌、生物、土壤等要素。

  (1)气候的变化使地球上的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圈层得以不断改造,生物对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绿色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2)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促使化开云kaiyun(中国)元素迁移;改造大气圈,使原始大气逐渐演化为现在大气;改造水圈,影响水体成分;改造岩石圈,促进岩石的风化和土壤的形成,使地理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环境创造了生物,生物又创造了现在的环境。所以生物是地理环境的生物,同时又是地理环境的塑造者。

  (3)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举例:我国西北内陆——由于距海远,海洋潮湿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河流不发育,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