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时间:2024-05-28 15:47: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高二# #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是®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开云kaiyun(中国)是一门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注重于研究物质、能量、空间、时间,尤其是它们各自的性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关系。

1.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一


  一、焦耳定律

  1.定义:电流流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成正比。

  2.意义:电流通过导体时所产生的电热。

  3.适用条件:任何电路。

  二、电阻定律

  1.电阻定律:在一定温度下,导体的电阻与导体本身的长度成正比,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意义:电阻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率的方法。

  3.适用条件:适用于粗细均匀的金属导体和浓度均与的电解液。

  三、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导体中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它的电阻R成反比。

  2.意义:电流的决定式,提供了一种测电阻的方法。

  3.适用条件:金属、电解液(对气体不适用)。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2.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二


  (1)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即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三种起电方法:

  ①摩擦起电: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于是原来电中性的物体由于得到电子而带负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则带正电。

  ②感应起电:利用静电感应使金属导体带电的过程

  ③接触起电:一个物体带电时,电荷之间会相互排斥,如果接触另一个导体,电荷会转移到这个导体上,使物体带电。

  (3)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4)元电荷: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

3.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三


  有机物的溶解性

  (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样指N(C)≤4]醇、(醚)、醛、(XX)、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别溶解性的:

  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

  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高中化开云kaiyun(中国)选修5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由于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取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取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4.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四


  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的方向由左手定则判断:伸开左手让大拇指和其余四指共面且垂直,把左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四指为正电荷运动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大拇指所指方向就是洛仑兹力的方向;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5.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五


  黑体与黑体辐射

  1、热辐射

  (1)定义: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热辐射。

  (2)特点:热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2、黑体

  (1)定义:在热辐射的同时,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如果一些物体能够完全吸收投射到其表面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

  (2)黑体辐射特点: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注意:一般物体的热辐射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6.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六


  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

  (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

  (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

  (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

  (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

  (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

  (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

  (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

  (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7.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七


  固体

  1、晶体:外观上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有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

  2、非晶体:外观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无确定的熔点,一些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同性

  ①判断物质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的主要依据是有无固定的熔点

  ②晶体与非晶体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晶体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非晶体(石英→玻璃)

  3、单晶体多晶体

  如果一个物体就是一个完整的晶体,如食盐小颗粒,这样的晶体就是单晶体(单晶硅、单晶锗)

  如果整个物体是由许多杂乱无章的小晶体排列而成,这样的物体叫做多晶体,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外形,但同单晶体一样,仍有确定的熔点。

8.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八


  电场中某点的电势,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到参考点(零势点)时电场力作的功;

  1、电势具有相对性,和零势面的选择有关;

  2、电势是标量,单位是伏特V;

  3、电势差和电势间的关系:UAB=φA-φB;

  4、电势沿电场线的方向降低;

  5、相同电荷在同一等势面的任意位置,电势能相同;原因:电荷从一点移到另一点时,电场力不作功,所以电势能不变;

  6、电场线总是由电势高的地方指向电势低的地方;

  7、等势面的画法:相临等势面间的距离相等

9.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九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方向一致,所以正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减小,负电荷在电场中受力方向与场强相反,所以负电荷沿场强方向,电势能增大,但电势都是沿场强方向减小。

  1、原因

  电势能,电场力,功的关系与重力势能,重力,功的关系很相似。

  E=mgh,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电势能的原因就是电场力有做功的能力,凡是势能规律几乎都是如此,电场力正做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负做功,电势能增大,在做正功的过程中,电势能通过做功的形式把能量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因而电势能减小。

  静电力做的'正功功=电势能的减小量,静电力做的负功=电势能的增加量

  2、判断电场力做功的方法

  (1)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位移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2)看电场力与带电粒子的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为正功,大于90度为负功;

  (3)看电势能的变化,电势能增加,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

10.物理高二上册知识点笔记 篇十


  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做状态为止。

  1、只有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才能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力是该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

  4、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二、惯性: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

  2、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决定;

  3、惯性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的物理量;

  三、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1、数开云kaiyun(中国)表达式:a=F合/m;

  2、加速度随力的产生而产生、变化而变化、消失而消失;

  3、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一致时,物体加速;当物体所受力的方向和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减速。

  4、力的单位牛顿的'定义: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

  四、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根本区别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