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18首)

时间:2024-05-16 16:42: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诗词鉴赏# #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18首)#】中秋是一个想象优美的神话,一千年一万年脉脉相传,中秋是一段缕缕不断的眷念,一代代一茬茬浓情思念;一个民族在这赏月、品月的过程中,体验同时也在展览一种韵味独特的魅力。©无忧考网搜集的《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18首)》,供大家参考阅读,更多内容 ,请访问祝福语频道。



1.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一


  《中秋月》

  唐·裴说

  一岁几盈亏,当轩重此期。

  幸无偏照处,刚有不明时。

  色静云归早,光寒鹤睡迟。

  相看吟未足,皎皎下疏篱。

2.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二


  《中秋夜玩月》

  唐·唐彦谦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3.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三


  《中秋夜杭州玩月》

  唐·张祜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鬼愁缘辟照,人爱为高明。

  历历华星远,霏霏薄晕萦。

  影流江不尽,轮曳谷无声。

  似镜当楼晓,如珠出浦盈。

  岸沙全借白,山木半含清。

  小槛循环看,长堤蹋阵行。

  殷勤未归客,烟水夜来情。

4.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四


  《中秋夜登楼望月寄人》

  唐·戎昱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

  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

  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

  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5.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五


  《八月十五夜》

  唐·殷文圭

  万里无云镜九州,最团圆夜是中秋。

  满衣冰彩拂不落,遍地水光凝欲流。

  华岳影寒清露掌,海门风急白潮头。

  因君照我丹心事,减得愁人一夕愁。

6.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六


  《山中秋夕》

  唐·李群玉

  抱琴出南楼,气爽浮云灭。

  松风吹天箫,竹路踏碎月。

  后山鹤唳定,前浦荷香发。

  境寂良夜深,了与人间别。

7.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七


  《中秋不见月》

  唐·罗隐

  风帘淅淅漏灯痕,一半秋光此夕分。

  天为素娥孀怨苦,并教西北起浮云。

8.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八


  《中秋旅舍》

  唐·薛能

  云卷庭虚月逗空,一方秋草尽鸣虫。

  是时兄弟正南北,黄叶满阶来去风。

9.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九


  《思佳客·闰中秋》

  南宋·吴文英

  丹桂花开第二番。东篱展却宴期宽。人间宝镜离仍合,海上仙槎去复还。

  分不尽,半凉天。可怜闲剩此婵娟。素娥未隔三秋梦,赢得今宵又倚阑。

10.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宋·苏轼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夜来风叶已鸣廊。看取眉头鬓上。

  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

11.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一


  《陪友人中秋夕赏月》

  宋·王安石

  海雾看如洗,秋阳望却昏。

  光明疑不夜,清莹欲无坤。

  扫掠风前坐,留连露下尊。

  苦吟应到晓,况有我思存。

12.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二


  《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13.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三


  《倪庄中秋》

  金·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14.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四


  《中秋夜不见月》

  唐·罗隐

  阴云薄暮上空虚,此夕清光已破除。

  只恐异时开霁后,玉轮依旧养蟾蜍。

15.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五


  《中秋见月和子由》

  宋·苏轼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16.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六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宋·文天祥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

  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

17.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七


  《中秋月》

  唐·李洞

  四十五秋宵,月分千里毫。

  冷沉中岳短,光溢太行高。                                

  不寐清人眼,移栖湿鹤毛。                                                                

  露华台上别,吟望十年劳。                                                                

18.1一6年级中秋节古诗 篇十八


  《中秋月》                                                                

  唐·薛莹                                                                

  三十六旬盈复缺,百年堪喜又堪伤。                                                                

  劝君莫惜登楼望,云放婵娟不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