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一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清明。今年,我就在同仁和爷爷、奶奶、伯父、伯母、爸爸、妈妈一起度过了这样一个“雨纷纷”的清明节。
刚吃完午饭,我便迫不及待地拉着爷爷的手,嚷道:“爷爷、爷爷,带我去扫墓,带我去扫墓嘛!”爷爷点点头,拿起一些东西便和大家上路了。
由于外面下着小雨,我们每人拿了一把伞,来到了爷爷的妈妈坟前。爸爸和爷爷把周围的杂草、杂树锄下来铺在坟上,然后爷爷拿出了三个小酒杯,摆在坟前,又拿出些苹果、糖饼和下酒菜,摆在酒杯旁。接着,我和妹妹把坟的周围插上了一圈花,像是为坟戴上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姑姑和妈妈则在一旁忙着把钱纸往竹枝上缠。接着爷爷先用一些钱纸祭了三神土地后,便把钱纸放在坟前,我和邓林将冥币几张几张地往火里扔,乘火还没有熄灭,我和邓林站起身来作揖。我们向逝去的先人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表达了我们的哀思,并许下了自己的心愿。到了最后,爷爷收拾好东西,示意我们先走开,然后拿起一卷鞭炮,点燃后快速地将其扔到坟上,提起东西飞快地跑了出来。就这样,我们扫完了所有的坟。
回来时还下着雨,真是“去也雨纷纷,来也雨纷纷”呀。我想,这雨,也许是天上的亲人想念我们而流下的悲痛的泪吧。
2.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二
春季,是一个多雨的季节,浮动的阳光都躲在了云层之后,默默地等待雨水的降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从小开云kaiyun(中国)至现在,都不曾忘记过,因为我们不曾忘记生活在过去的我们的亲人,那种血浓于水的亲情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现实。
我们跟随着着大人们上了山,山里的泥土黏黏地如泡泡糖般粘在套靴上,进而将我们踩过的痕迹留在了小路上。来到舅舅的墓前,我对他的记忆只是小时,随着岁月的流逝,现在我都对他的模样不太记得。
大人们烧了纸钱,我也拜了拜,希望他在天堂能享乐,快乐地活着,希望他能跟我们一样,看到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达以及国家的发展。祖爷爷跟祖奶奶我甚至是一面都没见着,他们那一辈儿生活也挺不容易的,那一个时候应该是有战乱的吧,还得养育儿女,我真想的好像电视剧里面带一束花送给你们,让你们永驻美丽的容颜,欢欢乐乐,长长久久地互相陪伴着度过这寂寞的一年四季。墓的旁边长了几棵蕨,他们也在无时不刻地陪伴着你们。
天气依旧是阴沉沉的,蓦地,雨渐渐变得小了,绵绵细雨轻轻地打在墓碑上,我把伞往墓那边靠了靠,想为他们遮遮雨,妈妈的呼唤声将我拉回了现实,我望着墓碑然后转身渐行渐远。
3.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三
今年的清明节来的真快啊!正如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以前的我总是认为清明节很好,可以放假了,我就多么想要清明节快一点到,终于清明节到了,可是那个时候一开始还玩的很好,一到了星期一就一直下大雨,下个不停,还得我们上开云kaiyun(中国)都成了个麻烦,从家里到开云kaiyun(中国)校就已经湿了全身的一半,雨一下就是2个星期半了。还记得有一次去上开云kaiyun(中国)的时候也是清明节后的最后一天下的雨了,那一天偏偏就下大雨又冷又刮风,我最不喜欢的下大雨时鞋子进水,一进水就很难受了。但下那么大的雨也有好处和坏处。
雨的好处。现在中国有很多的国家都是缺水的,例如我老家那样,那里的和都已经快干枯了。那一年是过年,我回了老家一次,几天后就很无聊就到爷爷的田地去看看,一看就吓一跳,那里的那条用来浇菜的河水就只能装2个水桶那么多了,不但是这里还有被的地方也是这样。一次我又和爷爷奶奶去他们种的新田地,我又看到了那些河都已经干渴,就只有小小的水了。水都还是黑的。
我在老家也有半个月了,也应该回广州了,在我没回之前就下了一场大雨,第二天就回去了,但那些河也已经装满水了。加上现在又是清明节下了这么多天的雨,老家那里的河水也够种田地的人用也用不完了。
雨水的坏处。清明一到,就下去了大雨,开云kaiyun(中国)生们上开云kaiyun(中国)就出问题,雨就不停的下着,人也只好撑着雨伞去上开云kaiyun(中国),尽管带了雨伞照样也会被雨淋湿。而且雨下了这么多天随时随地都会引起洪灾,雨即有好处也有坏处,雨少下也不行,雨多下也不行,就像我家对面有条河,里面养着很多鱼,但河水都早被污染了,清明下雨那时,河水就涨起来了,那些鱼也游上来了,那水越长越高,幸好人们及时处理了,才退出了危险。
清明雨上,我又开云kaiyun(中国)到不少知识。
4.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四
冬去春来,又是一年清明到。在我印象里,清明与雨总是有着不解之缘。窗外,雨依旧淅淅沥沥的下着,就如同这清明节的思念,丝丝缕缕。
草长莺飞,人间四月,漫山遍野的油菜花开的正旺,那金灿灿的颜色似乎给了那些思念亲人的人一些慰藉;院子外,牛栏旁,大槐树下。慢慢的去回忆过去,时光不知不觉的倒流。那时的清明节与雨留给我的似乎没有哀伤,所有的只是一副副优美而极具诗意的画卷。
山间小道上,细雨蒙蒙走在其中,却忽觉少了些什么。耳边小女孩银铃般的笑声仍在耳边回荡,却唯独少了那抹慈祥的身影。犹记得几年前还是这样的天气,还是一样的日子,太奶奶一手撑着伞,一手拄着拐杖,而我紧紧拉着她的衣摆,在清明时节纷飞的细雨中漫步。
如今,人还是那个人,照片上的她依旧笑的与蔼慈祥,只不过已是阴阳两隔了,逝去的人虽然不在了,但记忆犹新,仿佛是昨日。剪不断的还是丝丝缕缕的怀念。
坟前,送上一束菊花,那是由思念凝聚成的花,深深地鞠上三躬,敬上三支香,轻轻的磕个头,祝福太奶奶在天堂幸福快乐。
逝者已去不可追,请珍惜眼前人。清明墓碑前,无限的感伤被抒发,而这清明的纷纷细雨,也化作我对太奶奶那深深的思念。
5.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五
清明节是一个踏青的节日,春天已经完全的来到身边了,清明节也是一个缅怀先辈的节日,先辈已逝,年华正流。人生能有几回梦?在光与影的交织中,我已无力去憧憬。在鳞次栉比中遨游,我已无心迷恋。又是一年清明时,燃烛,仰拜,在香烛的淡淡香气中,我感觉我已悟到了什么。
清明节,让人缅怀先辈,令人留恋,令人悲叹,令人振奋,这里面蕴含了许多的先辈们的事迹,当她们入土为安之时,自己的故事就告终了,剩下的,就只有让人怀念了!
据我所知,4月5日是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清明节还有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清明节,又被称为扫坟节,鬼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及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冥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如果按照旧的清明习俗,在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坟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听风听雨”当然是指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杜牧这首诗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6.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六
清明节是农忙的日子。人走在村庄的小道山只听见呼呼的风声,往日农闲时的欢声笑语早已销声匿迹。此刻的路上连针落地的声音都响彻云霄。人们正三五成群的在地里忙活着,有种玉米的、点豆子的、垒田埂的……您可不要小瞧种玉米哦!它可是一项需要耐心才能做好的活儿。
今年我和老妈一起种玉米。早上,我和老妈准备好锄头、玉米种、化肥就往地里赶。从我家到地里需要爬过一个高高的山坡。刚开始,我和老妈还有说有笑的往前走。快到半山腰时,缺乏锻炼的我觉得喉咙直冒烟、脸蛋滚烫滚烫的、豆大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滴、两脚发软,我再也挪不动步子了。老妈只好停下忙碌的脚步等我。老妈语重心长的对我说:“英英,你不会忘了你开云kaiyun(中国)画的情景吧!以前你的画总是一塌糊涂。在老师的耐心指导和你不懈的努力下,同开云kaiyun(中国)和老师对您的画都刮目相看了。做一件事不管多苦多难都要坚持下去。”听了老妈的话,我犹如加了油的汽车,冲劲十足。我夺过老妈手中的锄头扛在肩上向山顶冲去。
哎,这么简单的事都办不好,我心里非常愧疚。我汲取教训认真完成这不起眼的活儿——丢种子、丢化肥。我和老妈的辛勤劳作总于让种子们睡上了安稳觉。
我们把剩下的玉米种和化肥装好,扛起锄头往家走。路上碰着许多晚归的人群。
夕阳的余晖照在脸上,我一下就想起了“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您看我多象打靶归来的战士,微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好象在夸奖我。这个忙碌的清明节让我明白了劳动的艰辛,懂得了要珍惜劳动成果——爱惜粮食。
7.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七
又到了每年一次的清明节,爸爸妈妈带我回河南老家去扫墓,一路上,春光明媚,阳光灿烂,高速公路两旁,有嫩绿的麦田、腊黄的菜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多美的春色呀!
河南的清明节可隆重了,我们家的祖坟分布在风景秀丽的清源上,清明时节满山遍野都是上山扫墓的人,山上一片热闹。大人们准备了许多糕饼点心、水果饮料,一整袋一整袋用扁担挑,小孩们有的拿锄头、有的拿铲子随后跟,一家人一起上山扫墓。扫墓活动可有意思了,每找到一处祖坟,我们就分头忙开了,有的除草、有的添土,不一会儿就把杂草丛生的坟头整理得干净了许多,接还要把五颜六色的墓钱插在坟头的新土中,并用毛笔蘸上红漆把墓碑上的字工工整整的描新一遍,这一来,日久未修的祖坟顿时面目一新了。
大人们取出供品摆在坟前,点燃香烛,还烧了许多纸钱,这些供品是给祖先吃的,纸钱是给祖先用的,表示我们后辈的孝心。最后大家要按从大到小的辈份轮流磕头祭拜,有的口中还念念有词呢,瞧,表哥念:“祖先保佑,让我高考多考五分!”多可笑呀。还有更有趣的事呢,爷爷的墓碑左列留有一行未曾描过的文字,我呢不假思索拿起笔就描,慌得爸爸一声惊叫:“别动!”,原来这行字是留给奶奶逝世后才能写上的,我差点闯了祸,赶紧在爷爷坟前磕了四个响头,大人们乐得大笑。
扫完了墓,我们都累坏了,下山的脚步一瘸一瘸的,但这一天过得真有意义,清明节让我对我们的祖先增添了几分敬意,也密切了我和表哥表姐的亲情。
8.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八
清明时节,我与妈妈骑着车子外出踏青。
春天的天气真好啊!与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暖暖的,柔柔的;春风拂过脸庞,像妈妈的手轻轻摸着我的脸。春天的气息,在我的四周飘荡。我像一只憋了一冬的小鼹鼠,欢快地飞奔在宽阔的马路上。我有时骑得飞快,享受风在耳边呼呼吹过的快乐;有时来个大撒把,自豪地把妈妈甩在身后。
我一边骑车一边欣赏着路边的风景。迎春花开的那么灿烂那么明艳,一条条垂下来的枝干,镶嵌着无数的黄色小精灵。花坛里叫不上名的小花,红得似火,黄的赛金,灿烂的颜色招引来了一只只蝴蝶与一只只蜜蜂,它们享受着鲜美无比的花蜜。垂柳肩并肩的站着,一条条青绿色的辫子挂在枝头,时不时吹来一阵风,柳枝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有时两根柳枝还来个亲密接触,它们缠绕在一起,说着悄悄话。
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XX广场。这儿的人可真多呀,人山人海,车水马龙,汽车“滴滴”的喇叭声淹没了小商小贩的叫卖声。一棵棵挺拔的小草织成了绿色的地毯,阳光照射在地毯上,绿得刺眼。在草坪上打几个滚、赛几趟跑、摆几个poss,那么惬意,那么舒服。
最引人注意的是天上飞舞的风筝。有展翅翱翔的雄鹰,有摇头摆尾的企鹅,有硕大的金鱼,有张牙舞爪的蛇,还有愤怒的小鸟。这些动物朋友,在属于他们的天空中玩耍着,嬉戏着。它们一会儿肩并肩的一起飞上蓝天,一会儿又以闪电般的速度冲了下来,一会儿还像喝醉酒似的摇摇晃晃的在天空中打醉拳。人们牵着线,昂着头,心好像随着风筝飞到了空中。
清明时节,天清地明,春暖花开,正是踏青好时节,你也来踏踏青吧。
9.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九
古人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当我想起唐代大诗人的这句诗歌时就想到好好像清明节快要到了,清明的脚步已经不远了,只剩下了一步之差。
由于,清明节是在开云kaiyun(中国)校过的不能在家里过。在家里,吃上那平时吃不到的的清明果,那可真是佳肴啊!而且不能在家里和家人一起去乡下扫墓(踏青),给去世的故人请安,给他们拜年,送上家中做出来的佳肴——清明果。让他们保佑我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更好,开云kaiyun(中国)业成功。
于是,星期六爸爸在家很空,决定带我回乡下去给奶奶扫墓。我立即拿来自己家里做出来的清明果,拿来一个篮子在下面铺了一张干净的报纸,然后小心翼翼的把清明果平铺在里面,以免发生一想不到的“事故”。最后,我把篮子放在车子的后备箱中。一切准备就绪,我们全家就坐上了车子。在坑坑洼洼的山路上车子不停的颠簸,这时我想起了后备箱中的佳肴非常担心,心急如焚。我叫爸爸开慢些特别是有坑的地方。我们就慢慢悠悠的坐车,就好像老牛拖慢腿。
经过,半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了奶奶的坟前,我拿出清明果放好,拿香深深的鞠了一个躬,拜了几拜。给奶奶请了安,向他问好。对他行完了礼仪以后,就拿出鞭炮“劈劈啪啪”的响了起来。那声音震耳欲聋,就好像天上打雷一样。把弟弟吓的呜呜大哭起来。后来我又默默的在坟墓前许愿“希望奶奶能保佑我开云kaiyun(中国)习快些进步,全家生活快乐,身体健康,开云kaiyun(中国)业有成”。
10.清明节周记600字范文 篇十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我们这里过节总有自己的特色。
现在我就给大家说说我们这里过清明节吃的两种特色食品—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吧。临近清明时,家家户户都去山上砍松枝,背回家里,用刀把粗糙的老松树皮轻轻削去,再用手把里层新鲜的松树皮剥下来,晒它个三五天。松树皮晒干后,又将它放在罐子里,再放入适量的水和柴灰,把盖子盖上,用火将松树皮煮熟,这时候松树皮已经变成红色的了—煮松皮是做松皮子粑粑的一大主料。松皮煮熟后,又将它从罐子里倒出来,进行清洗,直到没有任何灰烬为止,然后把它舂细,待用。做松皮粑粑的另一大主料是糯米。将糯米提前泡一夜,第二天早上就去推磨,将糯米磨成粉,拿到家中将米面和舂细的松皮混合揉成一团面,混合时要加点水,这样面粉和松皮才能融为一体,还要放适当的盐,这样煎出的粑粑才有盐有味。松皮子粑粑的煎法和煎一般粑粑的方法一样,揪出一团面,捏成一个个圆饼样的小粑粑,油辣后放入锅里,不一会儿,香甜美味的松皮子粑粑就煎熟了。
那清香的味道,很远就能闻着,让人垂涎欲滴,让人越吃越爱吃。除了松皮子粑粑,我们这里有名的还有茴香粑粑。顾名思义,茴香粑粑便是以糯米面和切细的茴香为主料做成的粑粑,茴香粑粑也很好吃,但我还是喜欢松皮子粑粑那清香宜人的味道。
我们这里过清明节,其它习俗与别的地方大同小异,我就不说了,只是不知道看了我的文章,你是否想尝尝我们的松皮子粑粑和茴香粑粑呢?如果想吃,就来和我们过清明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