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 #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精选10篇)#】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也称灯节,按照民间的传统,当天晚上,明月高悬,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出门赏月,燃放焰火,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其乐融融,以示庆贺。以下是由®无忧考网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
1.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一
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到那一天,全国各地都可热闹,有各种各样的活动,层出不尽。有猜灯谜,舞狮子,踩高跷,扭秧歌,抬歌,耍龙灯,观灯,等等,好的有趣的节目。
像猜灯谜,也就是灯展,各种各样的灯笼,样式奇特,新颖,灯饰上放一张卡片,正面是灯谜,反面是谜底,有的是自由猜,有的是集体猜,还有猜灯谜比赛,一般都是在公共场所猜灯谜。
还有就是扭秧歌,也可热闹,那些扭秧歌的阿姨脸上画着彩色的'装,穿着统一的服装,腰里挤着彩色的丝带,手里拿着彩色的扇子,排着整齐的队,开始扭秧歌,一会她们扭排成横排,一会扭排成竖排,一会又扭成“8”字,一会又扭成其它的花型,花样繁多,看的眼花缭乱。
再有踩高跷,更是绝,也就是人在一根看是棍上上面踩着一样,估计那根棍有1米高差不多,那些演员踩到上面就跟平常走路一样,来去自如,而且很能跑,跳,也还能玩花样,让人们看的都心惊胆颤,真佩服那些演员们的胆量,我也好想站到上面试试,可我没他们的胆量,嘻嘻,别笑我哦,估计你也没那胆量哦。
到晚上,就该看烟火啦,夜晚的天空就属这天最漂亮,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烟火就开始绽放。看烟火,景象很美!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各种颜色的星花纵横交错,一时间,照亮天空,美化天空,也照亮我们的笑脸。
这就是热闹的元宵节!我给你们介绍的这些怎么样啊,是不是很有趣,很有意思啊!
2.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二
我国的传统节日中最令我难忘的是——元宵节。
在我们家乡,元宵节可比春节热闹多了!元宵节的前几天,大人们就忙碌起来了,家家户户挂起了一个个红通通的“大苹果”——红灯笼。夜幕降临,灯笼亮了,露出红晕的光,灯光连成一线,就像一条腾空而起的巨龙,壮观极了!当然,元宵节最热闹的就是闹元宵了,当夜幕降临时,组织闹元宵的人就穿着古代人的.衣着,有的敲锣,有的打鼓,还有的举着象征五谷丰登的彩旗,在他们的后面是自发来闹元宵的人们,他们的手里大都提着一个彩灯,我也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到店里买了一盏“绿叶灯”,加入到闹元宵的队伍中去。
慢慢地,彩灯多了,闹元宵的队伍越来越长了,闹元宵组织者一声令下,队伍就浩浩荡荡地出发了,成了一条在地上游动的“灯龙”。“灯龙”每到一户人家的门口,这家的主人就会出来放烟花表示欢迎,烟花在我们头上绽放,五颜六色,真是比花还绚丽漂亮。主人还会给我们这些闹元宵的人发糖果之类的小吃,像我一样嘴馋的小孩子更是喜出望外。
空中的花变化多端,地上的龙蜿蜒游动。闹元宵的队伍一直到快十一点才渐渐散去,我也依依不舍地满载而归了,睡梦中我还梦着自己边吃糖果边闹元宵呢!我多么盼望明年的元宵节快点到来。
3.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三
今天是元宵节,是允许放鞭炮的最后一天,吃完晚饭后,我约着楼下的小朋友出去放花。
一到楼下,就在十九中门口看见许多许多大大小小的花堆在那儿,很多大人也兴高采烈的围着,心里想:今天可以放个够、玩个痛快了!
心里正想着,突然“轰”的一声,把我吓了一大跳!抬头一看,一个和天上飞的小老鼠似的亮点在我的头顶上转着往上窜,然后炸开一个大花,五颜六色的,我高兴地喊:“哇!好大好美的一个花呀!”
我看到旁边有一个象电视机那么大的箱子,就问妈妈:“那个箱子里到底有多少个花呀?”妈妈说:“你自己数数呀!”我跑过去数了数,一共有四五十个呢!一个叔叔说:“来,我们把这个的放了!”我们都退到后边,叔叔点燃了引信。“啪”,“啪”“啪”,一个个花蛋弄到空中,又一个个炸开,红的、绿的、蓝的,还有银色的.、金色的,象五彩缤纷的小星星落了下来,真美啊!
天上的花一个接着一个,我心里想:为什么每次都是大人放呢,我们小孩儿自己放自己的吧!于是,我们就拿出我们自己的小花,放了起来。我们先放的是我的电光花,我和我的两个好朋友一人两根,我们找了个大人,帮我们点上,电光花开始喷花了,亮闪闪的,象银色的小星星一样跳跃着,太美了!我们又放了一些蝴蝶花、七连珠等小花,一个比一个更美丽!
今天我们玩的真高兴啊!
4.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四
元宵节来了!在我国的传统节日中,过了元宵节,这年才算真正过完了。在古代元宵节又叫“上元节”或“灯节”,到现在已有二千年的历史了。民间有逛灯会、社火表演、喝酒、猜谜、放花等活动,俗称正月十五闹元宵。所以呢,元宵节是一个“眼睛”的节日,但同时也是一个“嘴巴”的节日。
我们这儿不是什么古城,没有什么庙会,也没有灯会,我们有的就是县政府组织的每年一次的放花活动。放花的地点就定在县政府门前。大约七点左右。
我们赶去看花时已经有一些的晚了,花炮已经开始燃放。那里人山人海,热闹极了!我们先是看到无数个孔明灯升上天空,我连忙许愿。还没来得及闭上眼睛,只听一声巨响,花往天空中射去,在天空炸出了美丽的火花,同时掉下来一个个“降落伞”,五颜六色的,美丽极了。有的花像火箭一样,飞上天空,又象花朵一样绽放开来,射出红的光,黄的光,绿的光,紫的光,把人看得都入迷了。天空中的花越来越多,形态各异。有的.像撑开的伞,有的像含苞欲放的花朵,还有的像数十条金色的银蛇,扭动着升上天空。天空好似一幅美丽,迷人的画面。
我们被罩在五彩斑斓的花下面,有一种仙女飞天的感觉;又象是若大的空间,只有我自己在遨游神州。
欣赏花之余,“吃”也是必不可少的。宋代已有元宵节家家吃汤圆的习俗,取其平安吉利,合家团圆之意。赏完花,我们也要回家吃汤圆了!
5.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五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比如春节、重阳节、中秋节……我最喜欢家乡的元宵节。正月十五,爸爸带我来到了渤海十六路,刚到,我就发现这儿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灯的世界。这里什么灯都有:有的像可爱的小兔,有的像盘旋的巨龙,有的像盛开的荷花……每一盏灯都栩栩如生。从黄河十二路往南走,第一眼看到的是银兔拜年,两只可爱的小兔正相互做着拜年的姿势。
往前走了不多远,就看见许多人正围着一条巨龙观赏,并不时发出啧啧的赞叹声。它长50米,宽3米,高8米。青色的龙鳞描着金色的花纹。我定晴一看,原来是用一盆盆金色的菊花装扮成的。它的嘴里衔着一个银白色的珍珠,还闪闪发光呢!眼睛很大,好像要从眼眶里滚出来。它的两只前爪向前扑,后腿向后蹬,像腾云驾雾一般,真是美丽壮观!
我们恋恋不舍地往前走,不多久,又看到了美丽迷人的荷花灯。风一吹,荷花就像穿着粉色纱裙的漂亮小姑娘在翩翩起舞。如果把荧光闪烁的中海海面比做一个舞台的话。几十朵荷花就是一个个漂亮的仙女,看着天空和星星玩耍,与月亮共舞,我禁不住也加入了这荷花灯的行列。这荷花,荷叶就像把我带到天上似的,就算在这寒冷的元宵节里也倍感温暖。
今天可算是让我大饱眼福,看完了这个又看那个,看完那个又看不够这个,搞得我家都不想回家了。是啊,元宵佳节每年只有一次,元宵灯展每年也只办一次,真希望这灯展一年比一年好,明年,我还要来这里看灯展!
6.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六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了,身边洋溢着热闹的节日气氛,随处都能听见礼花炮竹声。
夜幕降临了,礼花炮竹声便炸开了元宵之夜看花观灯的景象。迎来了一片繁华的夜景。
突然,爸爸跑过来催促着我赶快下楼放烟花。听见这话,我便来了劲,赶快“飞奔”下了楼。只见爸爸妈妈接二连三地从车库里搬出许多烟花,还不时在车库里察看还有没有剩余的。天,这可是把咱家的“财产”全部都“扛”出来了呀!这时,爸爸拿出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起了火,还用手在边上为打火机“掩护”着。“点着了!”爸爸在远处朝我们大喊着。我与妈妈此时都不约而同地仰望着天空,天空不时出现一个大礼花;不时出现红色、黄色、蓝色的。流星雨;不时出现一个个排列整齐的小飞碟;不时又出现了一条条小鱼在天空中自由地遨游、玩耍……这些烟花使我看得眼花缭乱、目瞪口呆。这些美妙的景色是已经不能再用语言来形容了。
不一会儿,我上了楼,仔细欣赏CCTV元宵晚会的经典节目。这些节目中,小沈阳唱的《大海》令我开怀大笑;刘谦表演的魔术让我为他鼓掌,竖起了大拇指;他们都获得了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的一等奖,让我也为他们而高兴与自豪吧!
将近十点时,我爬在窗台上欣赏那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虽然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只是昙花一现,但是我却明白了什么。
夜深了,我久久不愿离开那窗台,因为我想起了已经过世的太奶奶了。
7.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七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正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元宵节。
吃过晚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文化广场猜灯谜,看花灯。广场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我不经意的抬头一看,咦?月亮婆婆怎么也出来?今天不是阴天吗?怎么会出月亮呢?我想大概是月亮婆婆看见地上喜气洋洋,也来凑热闹吧。猜灯谜的地方人也不少,有的在叽叽喳喳的讨论着,有的托着下巴冥思苦想,还有的眼睛一亮,似乎知道什么……真是形态各异。
街上的花灯也不少,有荷花灯﹑牛角灯﹑机器猫灯﹑用纸做的纸灯等等,真是五花八门。但是最有特色的是牛角灯,牛角灯的牛角分为大红﹑粉红﹑草绿﹑宝蓝这四种颜色,戴到头上按一下开关,牛角就会亮,还真像一头活生生的牛呢﹗最热闹的就要数孔明灯,哇﹗上千盏孔明灯飞向南方,一闪一闪的就像夜空的星星。一些人在孔明灯上写上心愿,随着一盏盏闪闪发光的孔明灯缓缓升空,人们的心愿也仿佛被放飞。我问爸爸为什么这灯取名叫孔明灯呢?爸爸回答说:“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为三国时诸葛孔明所发明。当年,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求救,便制作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信息,后来果然脱险,于是人们就称这种灯为孔明灯。”“哦,原来是这样啊。”我恍然大悟。尔后,心中油然而生对诸葛亮的敬意。
我喜欢元宵节,更喜欢孔明灯。
8.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八
正月十五,举国上下,欢度元宵。
“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老家虽然偏僻,可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外的游子总是要回老家陪家人过节,所以老家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在老家,我们有一个习俗是去山上的庙里烧香拜佛。大家进了庙,第一件事儿就是点香。这可不是一般的香,它像一根大柱子,有一米多高,上面的花纹非常漂亮,带足了“年味儿”。香的外立面上有一条张牙舞爪的龙盘着,正要腾空而起,栩栩如生,真是“神龙盘玉柱”啊!
大家手拿香火,走进庙里时,这里早已余烟袅袅了。我们点上“玉柱龙香”,便叩首拜佛,以求平安。此时,我惊喜地发现,袅袅浓香,从盘龙张着的大嘴吐出,真好像“灵龙吐珠”。
这些仪式完成了,我们便回到村中走亲戚送年货,欢天喜地去拜年啦!我们送年货给亲戚,也有一个习俗,那就是客人走进主家门槛时,要左手一个“大”红包,右手一只老母鸡。主家笑容满面地迎出来,大家说着祝福的吉祥话。这时,我仔细地观察亲戚家门上的春联,上下联为“春满人间欢歌阵阵,福临门第喜气洋洋”,横批为“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晚上,鞭炮声伴着欢庆队的笛声、琴声、鼓声,组成了一首欢庆元宵的歌。
看着这样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我想:这热闹美好的景象不正象征着百姓们的日子蒸蒸向上,祖国繁荣昌盛吗?
9.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九
元宵节是我家乡非常重要的节日,元宵节里除了扭秧歌、跑旱船外,其中燃放节日礼花是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了,吃过美味可口的元宵,我和爸爸妈妈就一起去看礼花了。
我们刚刚走出家门,满天的礼花就开始在天空中“乒乒乓乓”地响个没完,我抬头一看,呀,好漂亮的夜空啊!五彩缤纷的礼花在天空中接二连三地绽放:有的礼花像天女撒花漫天都是,有的礼花像五彩珍珠一样多姿多彩,有的礼花像铁树开花,有的礼花像火球腾空,有的礼花像菊花盛放,还有的礼花像流星雨一样悄悄划落在远方的天空。真像宋朝诗人辛弃疾《青玉案》里写的“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感觉,远处天空中还不时飘过几盏“孔明灯”。
天空中一时间光彩闪闪,仿佛变成了一个绚丽多彩的巨大花园。数不胜数的礼花就像约定好了的小娃娃一样争先恐后地从四面八方赶来聚会,好热闹的场面!一刹那,我们的眼睛都目不暇接了,这边的刚刚升起来还没落下,那边的又升起来了,我多想多长几双眼睛啊,这样我就可以看遍满天空的礼花了!
啊!这个难忘的元宵之夜,我看到了家乡最热闹的场面,真开心!妈妈意味深长地告诉我说,正是有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才会有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人民生活安康了,才会有这么漂亮的礼花,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眼前的美好生活啊!我听了后连连点头,我盼望明年元宵节的礼花更多更美丽。
怎么样,小朋友,我家乡的元宵节很热闹吧!
10.元宵节周记600字左右 篇十
说起苏州的节日,除了端午节、中秋节、冬至节,最热闹的就属于元宵节了。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之夜。“吴中风俗,尤竞上元。”元宵节是苏州人尤为重视的一个传统节日。想体验“原汁原味”的苏式元宵灯会到山塘街是个不错的选择。
山塘街的元宵灯会十分热闹,整条街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气氛。山塘街的民居都挂上了灯笼,给山塘街的夜色增添了几分亮色。民居旁边的石路上挤满了人,一排排各式各样的花灯,有纱灯、宫灯、纸灯、走马灯……五颜六色,装饰精美,让人赏心悦目。河面上也很热闹,一艘艘小船来来往往,船上也挂着红色的灯笼,尤为喜庆。两岸的倒映在水面,使得整条河都亮堂起来了。横跨这河面的一座座桥,桥上人来人往,尤显得这个节日的热闹。
山塘街元宵灯会的活动丰富多彩,在元宵夜,苏州妇女早有“走三桥”的习俗。她们一般会挑名字吉祥的桥来走,如寿星桥、吉利桥、太平桥……我走过了纹祥精致的寿星桥,饱经风霜的吉利桥,后又走上了太平桥,望着远处,心里也祝愿一切都平平安安的。走完三桥,我来到一处摆放很多花灯的地方,正看着一个走马灯,灯的四面画着山塘街的水墨画,画的很好,就像把这里的景色全搬进这幅画里。灯的下面还挂这个一个纸条,上面下着一个灯谜“社会在发展(打一个《水浒传》里的人名)”我立马想到了,是“九纹龙”史进,就这样边走边看边猜谜,乐在其中。
月亮升空,犹如白玉盘。这时,远处烟花四起,在上空绽放,绚烂多姿,美极了。看着此情此景,心中喜悦。
元宵节不仅营造了团圆喜庆的氛围,更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