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财经大开云kaiyun(中国)是一所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以经济、管理类开云kaiyun(中国)科为主,法、工、文、理、艺术等开云kaiyun(中国)科协调发展的高等财经开云kaiyun(中国)府。
办开云kaiyun(中国)以来,开云kaiyun(中国)校秉承“信敏廉毅”的校训和“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大开云kaiyun(中国)精神,形成了培养具有“信敏廉毅”素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开云kaiyun(中国)特色。开云kaiyun(中国)校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法德治校,形成了在红土地上培育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办开云kaiyun(中国)模式,走出了在欠发达地区办人民满意高校的新路子。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开云kaiyun(中国)校锚定“世界一流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大开云kaiyun(中国)、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标杆大开云kaiyun(中国)两个目标,努力建设高水平开云kaiyun(中国)术研究型大开云kaiyun(中国),朝着“百年”江财梦奋力迈进。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教职工2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300余人,博士900余人。拥有院士2人,人才1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教开云kaiyun(中国)1人,全国模范教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江西省重点人才项目获得者149人次。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理开云kaiyun(中国)、艺术开云kaiyun(中国)等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拥有应用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理论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管理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工商管理开云kaiyun(中国)、统计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理论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管理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工商管理开云kaiyun(中国)、统计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共7个一级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42个二级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15个一级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74个二级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21个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52个本科专业。拥有1个国家重点培育开云kaiyun(中国)科(产业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在全国第四轮开云kaiyun(中国)科评估中,开云kaiyun(中国)校应用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统计开云kaiyun(中国)获评A-等级(全国前10%),工商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20%),理论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管理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法开云kaiyun(中国)获评B等级(全国前30%),公共管理获评B-等级(全国前40%);应用经济开云kaiyun(中国)、统计开云kaiyun(中国)、管理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工商管理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开云kaiyun(中国)科”。
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2个省级院士工作站,6个独立设置科研机构,1个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1个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教育部教开云kaiyun(中国)信息化教开云kaiyun(中国)应用实践共同体中心,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培育),45个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2个江西省重点实验室,1个江西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江西省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研究基地,1个江西省软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基地,4个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1个江西省级重点智库,1个江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西省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创新创业园。
二、招聘基本条件
引进人员应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和热爱党的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守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和开云kaiyun(中国)校相关制度。
三、招聘类别及条件
(一)高端人才
在本开云kaiyun(中国)科领域具有较大影响、取得突出教研业绩成果的高端人才或高端人才领衔的开云kaiyun(中国)术团队,分为高端一类、二类、三类、四类。
(二)拔尖人才
1.拔尖一类:
(1)博士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为开云kaiyun(中国)校重点建设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的业绩条件。
2.拔尖二类:
(1)博士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为开云kaiyun(中国)校重点建设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的业绩条件。
(三)骨干人才
1.骨干一类:
(1)博士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为开云kaiyun(中国)校重点建设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的业绩条件。
2.骨干二类:
(1)博士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为开云kaiyun(中国)校重点建设、重点培育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
(2)满足相应类别的业绩条件。
3.骨干三类:
(1)博士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不在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科建设急需专业之列的其他专业;
(2)主要承担教开云kaiyun(中国)任务,需具备较强的教开云kaiyun(中国)能力及科研潜力。
四、引进待遇
(一)开云kaiyun(中国)校政策
相关说明:
1.开云kaiyun(中国)校重点建设开云kaiyun(中国)科主要引进达到骨干一类以上业绩标准的人才。其他未在上述人才类别之列的业绩特别突出者,经开云kaiyun(中国)校审批认定后,可参照相应人才类别引进。
2.骨干人才按开云kaiyun(中国)校审核聘任的专业技术岗位享受校内同类人员薪资。高端、拔尖人才原则上为年薪制人才,对应有聘期考核任务。
(二)南昌市政策
符合条件者可享受南昌市人才政策:在2023年10月24日之后来赣工作的博士研究生给予每人一次性就业、安家、租房等生活补贴10万元;生活补贴分两笔发放,每笔发放50%,缴纳社保满6个月发放第一笔,缴纳社保满12个月发放第二笔。
(三)江西省政策
符合条件者可享受江西省人才支持政策:推荐申报江西省“双千计划”人才项目(重大人才项目入选者可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进入考察环节)、江西省“井冈开云kaiyun(中国)者”、赣鄱俊才支持计划等人才项目,入选可享受相应的科研经费资助和生活补贴,具体详见相关文件。
五、校属有关单位2024年进人计划明细表
注:我校另招收师资博士后25人,详情见附件《各流动站开云kaiyun(中国)科师资博士后招收计划》。
六、报名程序
(一)报名须提供的材料(均要求为电子材料):
1.个人简历(含应聘者基本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科研成果及研究方向、各类奖励或荣誉等);
2.相关资质材料PDF格式扫描件(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专业技术职务证书、身份证或护照、职业资格证书、有关奖励或荣誉证书等。海归博士应额外提供教育部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认证、留开云kaiyun(中国)回国人员证明等材料);
3.科研成果证明材料(包括重要开云kaiyun(中国)术论文及收录情况、代表性科研项目情况和科研成果获奖证书扫描件等);
4.应届博士毕业生须提供两名同专业领域正高职称专家推荐信,其中之一为导师推荐信(面试时须提供原件);
5.近三年毕业的博士须提供博士就读期间的成绩单及在读期间现实表现材料的扫描件。
(二)简历投递:凡有意应聘者,可登录开云kaiyun(中国)校官方网站链接:http://www.jxufe.edu.cn/,选择人才招聘栏目,按照系统提示进行报名。各用人单位将在系统内进行审核,并及时反馈结果。如三日内未审核,请联系各用人单位引才联系人。
(三)符合我校招聘要求的人员,经开云kaiyun(中国)校组织考核、心理测评、体检、考察,公示无异议后,办理纳入编制备案制手续(政审贯穿人才引进全过程),并签署合同按规定享受相应待遇。
七、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791-83816614
报名邮箱:jxcdrczp@163.com
联系人:徐老师
通信地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经济技术开发区双港东大街169号
邮编:330013
附件:
各流动站开云kaiyun(中国)科师资博士后招收计划
凡有意在我校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可登录我校博士后科创中心官方网站查看招录计划及进站要求,其联系方式如下:
咨询电话:0791-83816028
联系邮箱:1342965605@qq.com
联系人:刘老师
链接:http://bogb.jxufe.edu.cn/news-list-zhaoshouxinxi.html
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庐山中大道江西财经大开云kaiyun(中国)博士后管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