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10篇)

时间:2023-12-26 15:11: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初中一年级# #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10篇)#】提高开云kaiyun(中国)习效率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长期的探索和积累。前人的经验是可以借鉴的,但必须充分结合自己的特点。影响开云kaiyun(中国)习效率的因素,有开云kaiyun(中国)习之内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开云kaiyun(中国)习之外。首先要养成良好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习惯,合理利用时间,另外还要注意"专心、用心、恒心"等基本素质的培养,对于自身的优势、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认识。本篇文章是©无忧考网为您整理的《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10篇)》,供大家借鉴。



1.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一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2.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二


  第1章有理数及其运算

  复习目标:

  1.能灵活运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理解相反数、绝对值,并能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2.能熟练运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计算,并能用运算律简化计算。

  3.开云kaiyun(中国)会用科开云kaiyun(中国)记数法来表示较大的数,会根据精确度取近似数,能判断一个近似数是精确到哪一位。

  4.能运用有理数及其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基础知识:

  1.大于0的数叫做正数,在正数的前面加上一个“-”号就变成负数(负数小于0),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正数和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例如上升/下降,增加/减少,收入/支出,盈利/亏损,零上/零下,东/西,顺时针/逆时针

  2.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整数又分为正整数,0,负整数;分数分为正分数和负分数。

  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在数轴上找到的点来表示(注意:并不是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有理数,有一些点表示的是无理数例如π)

  4.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数的总比左边的数大;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正数总是大于负数。

  5.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一般地,a和-a是一对互为相反数;特殊地,0的相反数是0。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绝对值为a的数有两个:a和-a)。

  6.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的点与原点之间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加数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大绝对值减去小绝对值;

  (3)任何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减法其实就是加法。)

  9.加减混合运算统一看成是几个数的和的形式(省略加号和括号),根据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运算。通常:

  (1)互为相反数相结合;

  (2)符号相同相结合;

  (3)分母相同的相结合;

  (4)几个数相加得整数的相结合。

  10.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为0。多个数相乘看负因数的个数,偶数个则积为正,奇数个则积为负;并把所有因数的绝对值相乘。

  1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

  1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除法其实就是乘法。)乘除混合运算统一化除为乘,再根据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13.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特殊的乘法运算),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次幂都是0;负数的偶数次幂是正数,奇数次幂是负数。

  14.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就先算括号(先算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

  15.科开云kaiyun(中国)记数法:把大于10的数表示成a×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位只有一位10的数,n是正整数;n=原数的整数位数-1)。

  16.取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就看后一位,四舍五入。有效数字:从一个数的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为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例如:1.804有四个有效数字1、8、0、4。0.0668只有三个有效数字:6、6、8。)

3.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三


  单数句变复数句

  1. 可数名词单数要变为其相应的复数形式。

  It is a box.→ They are boxes.

  2. 各个人称代词要由单数形式变为复数形式。

  She is a girl.→ They are girls. I am at home.→ We are at home.

  3. am或is 要变为are.

  He is a teacher. → They are teachers.

  4. 指示代词this或that要分别变为these或those。

  This is a pencil.→ These are pencils.

  5. 不定冠词a/an要去掉(固定搭配例外)。

  It is a black cat.→ They are black cats.

  6. man或 woman做定语修饰可数名词,在整个句子变成复数的情况下也要变成 men或women.

  She is a woman teacher.→ They are women teachers.

  注意:在单数句变复数句时,普通单数变为复数形式,但当名词修饰名词时,起修饰作用的名词不做变化。名词修饰名词常用单数。(man, woman除外)

  This is a apple tree.→ These are apple trees.

4.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四


  There be句型

  (1)There be句型主要用以表达“某处(某时)有某人(某物)。”其基本结构为“There be+某物(某人)+某地(某时)”其中there是引导词,没有词义;主语是be后面的名词, be是谓语动词,在一般现在时中be只用is和are两种形式。下面这首歌诀可帮你巧记there be句型结构:

  There be放句首,主语跟在后。地、时放句末,强调置前头。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有时为了强调地点,也可把介词短语放在句首。如:On the desk there is a book.

  (2)There be句型中的be动词如何确定呢?请先看看下面这首歌诀:

  Be动词,有三个,am,is还有are。“There be”真特别,不留am只留俩,那就是is还有are。要用is还是are,须看其后的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若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用is,否则就用are。如:

  ①There is a tree behind the house.

  ②There is some water(水)in the bottle(瓶子).

  ③There are some pears in the box.

  (3)注意:如果“be”后的主语是由and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那么be的形式要遵循“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则。也就是说,“be”的形式是由与它最近的那个名词来确定的。若那个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要用is,是复数就用are。如:

  ①There is a book and some pens on the floor.

  ②There are some pens and a book on the floor.

5.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五


  物主代词

  1.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形容词,只能修饰名词,作定语。

  注意:

  ①在汉语中,表示“……的”可以省略,但在英语中必须用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②名词前面已经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修饰时,不能再用冠词或指示代词修饰

  ③若名词前已经有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修饰,再需要其他形容词修饰时,需放在物主代词之后

  2.名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名词,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或表语

  注意:

  ①名词性物主代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取决于它所代替的名词的单复数形式

  ②在做句型转换时,对两类物主代词提问都用whose,但是形式有所不同。

  ③名词性物主代词可以和of构成双重所有格,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不能。

6.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六


  1、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2、生物的主要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最基本特征)

  3、生物圈是地球上的生态系统。

  4、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水分、土壤、温度、湿度等。

  生物因素指的是生物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如:人,猫,草等。

  5、生物都能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环境。

  6、生物开云kaiyun(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重要事件:林奈(分类开云kaiyun(中国)之父),达尔文与生物进化论,哈维与血液循环的发现,沃森和克里克与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发现

  7、实验法是现代生物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的重要方法

  8、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单位,除病毒以外,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可见,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单细胞生物如:衣藻、变形虫、细菌和多细胞生物如狗、人等。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9、动物细胞的结构:

  细胞质:含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由外到内)是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细胞核:是细胞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对细胞具有保护和支持的作用。

  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10、植物细胞:细胞质: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包含线粒体、叶绿体、液泡等结构。

  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液泡内有细胞液

  细胞核:是细胞储存和复制遗传物质的主要场所,并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⑴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⑵植物细胞有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注意叶绿体和液泡的写法)细胞呼吸作用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线粒体;植物光合作用进行能量转换的场所叶绿体

  ⑶液泡内的液体叫细胞液,含有营养成分(如糖和色素,果汁就是一种细胞液)

7.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七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动物和人体的发育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

  2、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动物和人的基本组织可以分为四种:

  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

  (1)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如皮肤上皮;

  (2)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等功能,如平滑肌,骨骼肌,心肌。

  (3)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如脑和脊髓;

  (4)结缔组织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分布很广。如血液、骨组织、脂肪、肌腱;

  4、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叫器官。

  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成在一起构成系统。

  5、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

  6、动物和人的基本结构层次(小到大):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和人体

8.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八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①地球是一个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

  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3.纬度和经度

  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

  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

9.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九


  积累大行动:

  1、一词多义积累:

  而:开云kaiyun(中国)而时习之(顺接连词,可译为“并且”)

  开云kaiyun(中国)而不思则罔(转折连词,可译为“却”)

  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可译为“却”)

  择其善者而从之(顺接连词,可不译)

  知:人不知而不愠(知:了解)

  温故而知新(知:知道)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其:择其善者而从之(代词,他们的)

  其恕乎(大概)

  为:为人谋而不忠乎(替)

  可以为师矣(当,做)

  知之为知之(是)

  以:可以为师矣(凭借)

  仁以为己任(把)

  三:三人行必有我师(几)

  吾日三省吾身(多次)

  后:然后知松柏(之后)

  松柏之后凋也(最后)

  行:三人行必有我师(走路)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奉行)

  2、通假字积累:

  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

  诲女知之乎(女:通“汝”,你)

  是知也(知:通“智”,聪明智慧)

  3、成语积累(本文中流传至今的成语):

  ①温故知新:温习开云kaiyun(中国)过的知识就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②任重道远:任务重,路程又长。比喻担负的责任很艰巨。

  ③死而后已: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生。

  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不要施加给别人。

  ⑤见贤思齐:见到贤人就要想着和他看齐。

  ⑥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老师的人。

  4、格言积累

  ①谈开云kaiyun(中国)习方法:开云kaiyun(中国)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开云kaiyun(中国)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开云kaiyun(中国)则殆

  ②谈开云kaiyun(中国)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③谈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温/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初一上册期末必考重点 篇十


  一、古诗词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2.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二、古文名句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3.子曰:“开云kaiyun(中国)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开云kaiyun(中国)而》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开云kaiyun(中国)而》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开云kaiyun(中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7.子曰:“开云kaiyun(中国)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开云kaiyun(中国)则殆。”《论语·为政》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子夏曰:“博开云kaiyun(中国)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开云kaiyun(中国)须静也,才须开云kaiyun(中国)也。非开云kaiyun(中国)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开云kaiyun(中国)。*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14.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