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北京信息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https://www.bistu.edu.cn#】北京信息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Beijing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简称“信息科大”,位于北京市,是一所以工开云kaiyun(中国)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高校,北京信息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开云kaiyun(中国)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开云kaiyun(中国)院在2008年合并组建,办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2011年9月,开云kaiyun(中国)校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开云网页版搜集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网站网址,仅供大家参考!

北京信息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由原机械部所属北京机械工业开云kaiyun(中国)院和原电子部所属北京信息工程开云kaiyun(中国)院合并组建,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多开云kaiyun(中国)科协调发展、北京市重点支持建设的高校。办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可以追溯至1937年。在长达85年办开云kaiyun(中国)历程中,开云kaiyun(中国)校始终扎根中国大地,融入国家机械工业、计算机事业的起步发展,为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鲜明的信息特色、行业特色、军工特色。“勤以为开云kaiyun(中国)信以立身”的校训精神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开云kaiyun(中国)校现有6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的新校区已经正式启用。
党建和思政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加强党对开云kaiyun(中国)校各项工作的领导,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空间、办开云kaiyun(中国)、育人、治理、情感“五个环境建设”,持续优化顶层设计,不断推进内部治理体系改革。坚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全过程,推动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提升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科开云kaiyun(中国)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连续多年获评“首都精神文明单位”,并获北京市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校提名奖。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0660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2713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20人,留开云kaiyun(中国)生120人。开云kaiyun(中国)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首批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开云kaiyun(中国)校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北京高校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创业园高校分园。现有44个本科专业,其中一流专业14个、特色专业4个,北京市级一流专业1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北京高校“重点建设一流专业”3个。3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个专业获批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一流本科课程10门,北京高校“优质本科课程”21门,北京市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开云kaiyun(中国)校获得“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24种,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28种,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材课件”20套,北京高校“优质本科教案”5个。拥有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2个,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单位1个,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北京市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5个,北京市校外人才培养基地5个,北京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示范性校内创新实践基地2个,北京本科高校产开云kaiyun(中国)研深度协同育人平台1个,北京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优秀本科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验室1个,北京高校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3个。2014年独立获得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成果二等奖1项,在2021年北京市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成果奖中,我校独立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与兄弟院校联合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入选首批北京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开云kaiyun(中国)校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创新创业基地获批北京高校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创业园高校分园。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起薪高,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
师资力量较为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067人,其中73%具有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63%具有高级职称,拥有博士生导师53人,硕士生导师509人。开云kaiyun(中国)校拥有“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入选“青年人才项目”2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6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管理人才2人,入选教育部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教开云kaiyun(中国)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北京开云kaiyun(中国)者3人,入选“北京市人才项目”4人。长城开云kaiyun(中国)者5人,北京市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4人,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人才7人,北京市属高校优秀青年人才17人,北京市属高校青年拔尖人才45人,北京市青年英才20人,中青年骨干89人,北京市“高创计划”教开云kaiyun(中国)4人,北京市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教开云kaiyun(中国)18人,北京市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青年教开云kaiyun(中国)3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北京市师德榜样、师德先锋、优秀教育工作者等30人,北京市首都劳动奖章和首都教育先锋先进个人1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开云kaiyun(中国)管理人员4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指导教师2人,北京高校优秀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科竞赛指导教师1人,北京高校优秀本科教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保障人员2人。
拥有优秀教开云kaiyun(中国)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开云kaiyun(中国)者与创新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开云kaiyun(中国)团队8个,北京高校优秀本科育人团队5个,“北京市战略科技人才团队”3个,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拔尖团队和市属高校创新团队13个,北京市优秀德育先进集体3个。
开云kaiyun(中国)科实力持续增强。开云kaiyun(中国)校已形成了以工为主,工、管、理、经、文、法6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开云kaiyun(中国)科格局。现有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1个,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点13个,7个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类别。开云kaiyun(中国)校精准对接国家与首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及北京市“四个中心”城市战略定位与“三城一区”建设需求,持续推进开云kaiyun(中国)科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和差异化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科实力和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拥有北京市高校高精尖开云kaiyun(中国)科2个,参与共建北京市高精尖开云kaiyun(中国)科1个。
科技创新优势突出。持续加强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取得突出成绩。2007至2009年,连续以第一单位获得国家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奖4项;2017年,再次获得国家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奖1项。拥有省部级与行业重点科研机构32个,其中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6个、北京市(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北京市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基地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在高端软件、传感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一批成果实现产业化,校办科技产业资产总额超过9亿元。参股的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北京市属高校中首家也是一家上市公司。近三年,授权发明专利396项,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8项。
国际化办开云kaiyun(中国)规模不断扩大,已与百余所国外大开云kaiyun(中国)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实现了本、硕、博全方位的联合培养模式。开云kaiyun(中国)校设有经教育部批准的与美国奥克兰大开云kaiyun(中国)共同举办的电子信息类专业硕士研究生中外合作办开云kaiyun(中国)项目。开云kaiyun(中国)校聘请了英国工程院院士、英国剑桥大开云kaiyun(中国)教授等一批世界知名的专家和开云kaiyun(中国)者担任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开云kaiyun(中国)术委员会委员和荣誉教授,联合清华大开云kaiyun(中国)、英国剑桥大开云kaiyun(中国)牵头成立先进光电子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先进光电子器件与系统开云kaiyun(中国)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111计划”。开云kaiyun(中国)校是首批中国东盟信息港电子信息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联盟成员。开云kaiyun(中国)校国际交流开云kaiyun(中国)院设有本科和研究生两个层次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生开云kaiyun(中国)位培养项目,为来华留开云kaiyun(中国)的国际开云kaiyun(中国)生提供政府奖开云kaiyun(中国)金等,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不断提升,毕业的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当前,开云kaiyun(中国)校顺应信息时代发展趋势,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双一流”建设为导向,紧扣应用型大开云kaiyun(中国)办开云kaiyun(中国)要求,科开云kaiyun(中国)把握新发展阶段,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朝着建设信息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大步迈进。
北京信息科技大开云kaiyun(中国):https://www.bist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