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10篇

时间:2023-11-16 17:13: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10篇#】小朋友比较适合读寓言故事,在被好听的故事吸引的同时,也能让小朋友开云kaiyun(中国)习到很多知识和道理。下面是©忧考网整理的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10篇。欢迎阅读参考!



1.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一

  森林里,狐狸的尾巴被猎人放的套子夹住了,幸运的是狐狸使了很大劲从套子里逃了出来,但是半条尾巴被夹断了。

  狐狸看着自己短短的尾巴羞愧地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因为怕被朋友们嘲笑,他也不敢去找朋友们。突然,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如果让朋友们像他一样短就没有人嘲笑他了。

  到了朋友那里后,狐狸吹嘘自己的短尾巴如何如何好。就在朋友们快被说服的时候,一只狐狸戳穿了狐狸的谎言:“如果你的尾巴不被夹断的话,你还会说这些话么?”

  断尾巴的狐狸怎么也答不上来。

2.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二

  庄子在濠水桥上与知名的哲开云kaiyun(中国)家惠施一起散步。他看见鱼儿在水中悠然自得地游戏,便对身边的惠施说:"这是鱼儿的乐趣啊!"

  惠施不以为然地反问庄子:"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

  庄子反唇相讥:"那么,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了解鱼的乐趣呢?"

  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惠施辩解道:"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觉。你本来就不是鱼,你肯定也不会知道鱼的感觉。"

  庄子到底是做开云kaiyun(中国)问的人,十分善于总结问题的症结。他认为两人争论的焦点是,你问我怎么知道鱼儿的快乐,这是你承认我了解鱼的乐趣以后才会提出的问题。于是他告诉惠施:

  "那是因为我在桥上的心情很高兴,所以我就认为鱼儿在水中也是很快乐的。"

  这篇寓言是中国古代一场的辩论,带有浓厚的哲开云kaiyun(中国)意味。

  惠施的观点是,人只能自知,不能他知;而庄子的观点则是,人既可自知,又能感知其他事物。

3.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三

  从前有一个牧民,养了几十只羊,白天放牧,晚上赶进一个用柴草和木桩等物围起来的羊圈内。

  一天早晨,这个牧民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有狼从窟窿里钻了进来,把一只羊叼走了。

  邻居劝告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去修羊圈干什么呢?”没有接受邻居的好心劝告。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又少了一只羊。原来狼又从窟窿里钻进羊圈,又叼走了一只羊。

  这位牧民很后悔没有认直接受邻居的劝告,去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于是,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又从整体进行加固,把羊圈修得牢牢实实的。

  从此,这个牧民的羊就再也没有被野狼叼走过了。

  牧民的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4.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四

  一只足智多谋的老公鸡在树梢上午睡一只狐狸蹑手蹑脚地走过来,沉思良久,对着公鸡喊道:“公鸡老弟,快醒醒,我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什么好消息?”公鸡吃惊地问

  “从今天开始,我们不再敌对了,我们要和平相处,相亲相爱!你们以后可以快乐地生活,我是专门来告诉你这个好消息的让我们一起庆贺这个伟大的时刻吧!快下来吧,让我们热情地拥抱!我还要到别处去传送这个好消息呢!”

  “好的,朋友!”公鸡应答道,“和平,多么动听的词语啊!我们一直渴望过和平的生活,今天终于能实现了。我刚才看见有两只猎狗从远方往这边跑来,它们一定也是来告诉我这个好消息的,它们马上就到了,等会儿我们一起拥抱吧!”“啊?”狐狸大吃一惊,慌忙环顾四周:“对不起,公鸡老弟,我还得赶路,下次再庆祝吧!”说完就溜得无影无踪了。公鸡立在树梢上,回想狐狸又气又恼的样子,不禁哈哈大笑。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智慧是最有力的武器。

5.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五

  一只小老鼠第一次出来窃取食物,就被老谋深算的老猫逮个正着不谙世事的小老鼠以为只要向老猫讨饶,博得老猫的同情心,就能捡回一条小命,于是挤眉弄眼地对老猫说道:“请您放我一马吧!您瞧瞧我这么小的身板,几粒米饭就够我吃饱,一枚鸡蛋够我吃上一个星期呢!我又怎会对您家主人造成危害呢?要不您先放我走,等我长得肥肥胖胖的,再吃我也不迟啊!”

  老猫无动于衷,冷冷地说:“你开玩笑吧?你的这些话讲给我听如同对聋子讲故事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除非日出西方,河水倒流,想叫一只猫饶过一只老鼠,那绝不可能!我要为民除害了!”说完向小老鼠猛扑过去,一眨眼工夫,老猫就把小老鼠吃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固然美好,但当情势一目了然,结果一眼便能断定时,一切毫无意义的努力便属徒劳,心存幻想更是无济于事。

6.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六

  春秋时期,俞伯牙擅长于弹奏琴弦,钟子期擅长于听音辨意。有次,伯牙来到泰山(今武汉市汉阳龟山)北面游览时,突然遇到了暴雨,只好滞留在岩石之下,心里寂寞忧伤,便拿出随身带的古琴弹了起来。刚开始,他弹奏了反映连绵大雨的琴曲;接着,他又演奏了山崩似的乐音。恰在此时,樵夫钟子期忍不住在临近的一丛野菊后叫道:“好曲!真是好曲!”原来,在山上砍柴的钟子期也正在附近躲雨,听到伯牙弹琴,不觉心旷神怡,在一旁早已聆听多时了,听到精彩处时便情不自禁地发出了由衷的赞赏。

  俞伯牙听到赞语,赶紧起身和钟子期打过招呼,便又继续弹了起来。伯牙凝神于高山,赋意在曲调之中,钟子期在一旁听后频频点头:“好啊,巍巍峨峨,真像是一座高峻无比的山啊!”伯牙又沉思于流水,隐情在旋律之外,钟子期听后,又在一旁击掌称绝:“妙啊,浩浩荡荡,就如同江河奔流一样呀!”伯牙每奏一支琴曲,钟子期就能完全听出它的意旨和情趣,这使得伯牙惊喜异常。他放下了琴,叹息着说:“好呵!好呵!您的听音、辨向、明义的功夫实在是太高明了,您所说的跟我心里想的真是完全一样,我的琴声怎能逃过您的耳朵呢?”

  二人于是结为知音,并约好第二年再相会论琴。可是第二年伯牙来会钟子期时,得知钟子期不久前已经因病去世。俞伯牙痛惜伤感,难以用语言表达,于是就摔破了自己从不离身的古琴,从此不再抚弦弹奏,以谢平生难得的知音。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7.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七

  一个农夫在寒冷的冬天里看见一条蛇冻僵了,觉得它很可怜,就把它拾起来,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用暖热的身体温暖着它。

  那条蛇受到了暖气,渐渐复苏了,又恢复了生机。等到它彻底苏醒过来,便立即恢复了本性,用尖利的毒牙狠狠地咬了恩人一口,使他受到了致命的创伤。

  农夫临死的时候痛悔地说:“我可怜恶人,不辨好坏,结果害了自己,遭到这样的报应。如果有来世,我绝不怜惜像毒蛇一样的恶人。”

8.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八

  鹰从高岩直飞而下,把一只羊羔抓走了。一只乌鸦见到后,非常羡慕,很想仿效。于是,他呼啦啦地猛扑到一只公羊背上,狠命地想把他带走,然而他的脚爪却被羊毛缠住了,拔也拔不出来。尽管他不断地使劲拍打着翅膀,但仍飞不起来。

  牧羊人见到后,跑过去将他一把抓住,剪去他翅膀上的羽毛。傍晚,他带着乌鸦回家,交给了他的孩子们。孩子们问这是什么鸟,他回答说,“这确确实实是乌鸦,可他自己硬要充当老鹰。”

  这故事是说,仿效别人却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不仅得不到什么益处,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幸,并受世人的嘲笑。

9.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九

  一只狐狸失足掉到了井里,不管他如何挣扎仍没法爬上去,只好呆在那里。公山羊觉得口渴极了,来到这井边,看见狐狸在井下,便问他井水好不好喝?狐狸觉得机会来了,心中暗喜,立马镇静下来,极力赞美井水好喝,说这水是天下第一泉,清甜爽口,并劝山羊赶快下来,与他痛饮。一心只想喝水信以为真的山羊,便不假思索地跳了下去,当他咕咚咕咚痛饮完后,就不得不与狐狸一起共商上井的办法。狐狸早有准备,他狡猾地说:“我倒有一个方法。你用前脚扒在井墙上,再把角竖直了,我从你后背跳上井去,再拉你上来,我们就都得救了。”公山羊同意了他的提议,狐狸踩着他的后脚,跳到他背上,然后再从角上用力一跳,跳出了井口。狐狸上去以后,准备独自逃离。公山羊指责狐狸不信守诺言。狐狸回过头对公山羊说:“喂,朋友,你的头脑若是像你的胡须那样完美,你就不至于在没看清出口之前就盲目地跳下去。”

  这故事说明,聪明的人应当事先考虑清楚事情的结果,然后才去做就是对的。

10.经典儿童寓言故事阅读 篇十

  从前,有兄弟两个人到郊外去打猎。正在这时,哥哥望见天上飞来了一只大雁,就准备拉弓把它射下来。

  他对弟弟说道:“射下来后,我们把它煮了吃。”

  他的弟弟却不同意,在一旁争辩道:“为什么要按你说的,我最讨厌那种吃法了,鹅煮着吃好,雁还是烤着吃好。”

  兄弟两个争来争去,谁也说服不了谁,就去找舍伯评理。

  舍伯听了哈哈大笑,最后出了一个主意说:“你们俩个都别争了,这事很好解决,你们把大雁抛开,一半煮着吃,一半烤着吃,不就可以了吗?”

  兄弟俩听了非常高兴,都一致同意这个意见。

  可是当他们抬头再去找雁时,那只雁早已飞得不见踪影了。

  寓言故事兄弟争雁就是告诉我们,事情还没开始做呢,就去争论不切实际的问题,结果坐失良机。无意义的空谈是很误事儿的,当机立断的做事才是值得提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