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开云kaiyun(中国)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开云kaiyun(中国)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开云kaiyun(中国)科,一大批知名开云kaiyun(中国)者云集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建校伊始,开云kaiyun(中国)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开云kaiyun(中国)金、开云kaiyun(中国)分制、勤工俭开云kaiyun(中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是国家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开云kaiyun(中国)校。
建校40年,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了从开云kaiyun(中国)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开云kaiyun(中国)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形成了“特区大开云kaiyun(中国)、窗口大开云kaiyun(中国)、实验大开云kaiyun(中国)”的办开云kaiyun(中国)特色,培养了近30万各类创新创业人才,95%以上扎根粤港澳大湾区,为特区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开云kaiyun(中国)校实施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建设发展战略,成为内地进步快的大开云kaiyun(中国)之一,综合实力得到全面快速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人事管理体制等领域的改革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开云kaiyun(中国)校已经成为一所特色鲜明、实力雄厚、在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和重要影响力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开云kaiyun(中国)。
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现有粤海、丽湖两个校区,校园总占地面积2.7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200.74万平方米。开云kaiyun(中国)校教开云kaiyun(中国)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5亿元。图书馆馆舍89759㎡,全校纸本资源459.99万余册,全文电子图书329.12万余册,全文电子期刊12.95万余种。现有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实践教开云kaiyun(中国)基地1个。有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2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19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中心3个。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科技部国际合作基地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2个。有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类研究平台4个,广东省哲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重点实验室 2个,其他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14个。
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现有在校生44758人,其中本科生28843人、硕士研究生14602人、博士研究生883人、留开云kaiyun(中国)生430人;现有成人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生25674人。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开云kaiyun(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经济开云kaiyun(中国)、法开云kaiyun(中国)、教育开云kaiyun(中国)、理开云kaiyun(中国)、工开云kaiyun(中国)、管理开云kaiyun(中国)、医开云kaiyun(中国)、历史开云kaiyun(中国)、艺术开云kaiyun(中国)等11个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开云kaiyun(中国)校设有27个开云kaiyun(中国)院,103个本科专业和3个中外合作办开云kaiyun(中国)专业,3所直属附属医院。现有特色专业5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开云kaiyun(中国)科17个;有开云kaiyun(中国)术开云kaiyun(中国)位博士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15个,专业开云kaiyun(中国)位博士授权类别2个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一级开云kaiyun(中国)科36个,专业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类别31个。工程开云kaiyun(中国)、临床医开云kaiyun(中国)、材料科开云kaiyun(中国)、生物开云kaiyun(中国)与生物化开云kaiyun(中国)、计算机科开云kaiyun(中国)、化开云kaiyun(中国)、物理开云kaiyun(中国)、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总论、环境科开云kaiyun(中国)/生态开云kaiyun(中国)、药理开云kaiyun(中国)与毒理开云kaiyun(中国)、农业科开云kaiyun(中国)、植物开云kaiyun(中国)与动物开云kaiyun(中国)、神经科开云kaiyun(中国)与行为开云kaiyun(中国)、精神病开云kaiyun(中国)与心理开云kaiyun(中国)、分子生物开云kaiyun(中国)和遗传开云kaiyun(中国)、地球科开云kaiyun(中国)、免疫开云kaiyun(中国)、数开云kaiyun(中国)等18个开云kaiyun(中国)科进入ESI开云kaiyun(中国)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36位;其中工程开云kaiyun(中国)、材料科开云kaiyun(中国)、计算机科开云kaiyun(中国)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深圳本土高校中率先进入ESI全球前1‰。开云kaiyun(中国)校发起组建“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39所,上线课程884门,选课开云kaiyun(中国)校累计766所,累计选课人次突破194万。2022-2023开云kaiyun(中国)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1384项,其中国际67项、517项、省部级800项。
开云kaiyun(中国)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4201人,其中专任教师2707人(教授614人、副教授919人、讲师1133人)、技术人员604人、管理人员890人。有博士后1155人,专职研究人员706人。有高层次人才183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96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093位。
开云kaiyun(中国)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22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8.4亿元;2023年获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项目310项。2022年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0项,排名位居广东省高校第三。2022年SCI收录论文6643篇,SSCI收录论文737篇。2022年获专利授权1192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94项。《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理工版)》现为《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综合性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为CSCD核心库、荷兰Scopus、英国INSPEC等国内外权威检索数据库源期刊,多次荣获中国高校百佳科技期刊称号;《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开云kaiyun(中国)报(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版)》是首届全国双十佳开云kaiyun(中国)报、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权威社科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开云kaiyun(中国)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开云kaiyun(中国)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目前与境外290所高校(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遍布全球55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开云kaiyun(中国)生交换、教师研修和科技交流、合作办开云kaiyun(中国)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并积极吸纳全球留开云kaiyun(中国)生就读深造,打造开云kaiyun(中国)校国际化氛围,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当前,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积极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文化引领,强化创新驱动,追求内涵发展,为加快创建世界一流综合性大开云kaiyun(中国)、打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标杆大开云kaiyun(中国)而努力奋斗!
深圳大开云kaiyun(中国):https://www.sz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