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10首

时间:2023-10-31 14:39: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婴幼儿# #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10首#】古诗是很好的幼儿语言教开云kaiyun(中国)资源,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幼儿开云kaiyun(中国)习古诗,一方面可以锻炼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另一方面能大量积累词汇,能丰富自身的文开云kaiyun(中国)语言。下面是®忧考网分享的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10首。欢迎阅读参考!



1.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一

  赠汪伦

  李白〔唐代〕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译文

  李白乘舟将要远行离去,忽听岸上传来踏歌之声。

  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之情。

  注释

  汪伦:李白的朋友。

  将欲行:敦煌写本《唐人选唐诗》作“欲远行”。

  踏歌:唐代民间流行的一种手拉手、两足踏地为节拍的歌舞形式,可以边走边唱。

  桃花潭:在今安徽泾县西南一百里。《一统志》谓其深不可测。深千尺:诗人用潭水深千尺比喻汪伦与他的友情,运用了夸张的手法。

  不及:不如。

2.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二

  鸟鸣涧

  王维〔唐代〕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

  寂静的山谷中,只有春桂花在无声地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月亮升起月光照耀大地时惊动了山中栖鸟,在春天的溪涧里不时地鸣叫。

  注释

  鸟鸣涧: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人闲:指没有人事活动相扰。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桂花:春桂,现在叫山矾,也有人叫它山桂花。

  春山:春日的山。亦指春日山中。

  空:空寂、空空荡荡。空虚。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升起。

  惊:惊动,扰乱。

  山鸟:山中的鸟。

  时鸣:偶尔(时而)啼叫。

  时:时而,偶尔。

3.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三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在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

4.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四

  秋夕

  杜牧〔唐代〕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天阶一作:天街;卧看一作:坐看)

  译文

  银烛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扑打萤火虫。

  夜色里的石阶清凉如冷水,静坐凝视天河两旁的牵牛织女星。

  注释

  秋夕:秋天的夜晚。

  银烛:银色而精美的蜡烛。银,一作“红”。

  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

  轻罗小扇:轻巧的丝质团扇。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天,一作“瑶”。

  坐看:坐着朝天看。坐:一作“卧”。

  牵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人物牵牛和织女。

5.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五

  江南

  汉乐府〔两汉〕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译文

  江南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了,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重重叠叠,迎风招展。在茂密如盖的荷叶下面,欢快的鱼儿在不停的嬉戏玩耍。

  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又忽然游到了那儿,说不清究竟是在东边,还是在西边,还是在南边,还是在北边。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诗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6.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六

  望天门山

  李白〔唐代〕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译文

  长江犹如巨斧,劈开天门雄峰,碧绿江水滚滚东流到这里,又回旋向北流去。

  两岸青山互相对峙美景难分高下,一只小船从太阳升起的地方悠悠驶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古代又称博望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天设的门户,天门由此得名。

  中断:江水从中间隔断两山。

  楚江:即长江。因为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开:劈开,断开。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一作“直北”。回:回漩,回转。指这一段江水由于地势险峻方向有所改变,并更加汹涌。

  两岸青山:分别指东梁山和西梁山。出:突出,出现。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远远望去,仿佛来自日边。

7.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七

  舟夜书所见

  查慎行〔清代〕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译文

  漆黑无月的夜里,孤零零的一盏渔灯像萤火虫一样闪现在河面。

  一阵微风吹来,河面漾起了层层细浪,水面上的光点随着波浪散开,如同满河星光。

  注释

  孤光:孤零零的灯光。

  簇:聚集。

8.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八

  画鸡

  唐寅〔明代〕

  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裁一作:戴)

  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译文

  它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裁剪是天生的,身披雪白的羽毛雄赳赳地走来。

  一生之中它从来不敢轻易鸣叫,但是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9.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九

  小儿垂钓

  胡令能〔唐代〕

  蓬头稚子开云kaiyun(中国)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开云kaiyun(中国)钓鱼,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遮映着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远远地摆了摆手,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注释

  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野草。

  苔:苔藓植物。

  映:遮映。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理睬。

10.幼儿古诗带注释和译文 篇十

  山中问答

  李白〔唐代〕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译文

  有人疑惑不解地问我,为何幽居碧山?我只笑而不答,心里却一片轻松坦然。

  桃花飘落溪水,随之远远流去。此处别有天地,真如仙境一般。

  注释

  余:我,诗人自指。何意:一作“何事”。栖:居住。碧山:山名,在湖北省安陆市内,山下桃花洞是李白读书处。一说碧山指山色的青翠苍绿。

  自闲:悠闲自得。闲:安然,泰然。

  “桃花”句: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载,东晋时,武陵有一渔人在溪中捕鱼。忽进桃花林,林尽处有山。山有小口。从山口进去,遇一与外界隔绝的桃花源,里边的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此句暗用其事。

  窅(yǎo)然:指幽深遥远的样子。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别:另外。

  非人间:不是人间,这里指诗人的隐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