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开云kaiyun(中国)院肇始于1978年成立的山西师范开云kaiyun(中国)院运城师专班,后更名为运城师范专科开云kaiyun(中国)校;1989年与运城地区教育开云kaiyun(中国)院、河东大开云kaiyun(中国)(筹)合并组建运城高等专科开云kaiyun(中国)校。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运城开云kaiyun(中国)院;2019年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省教育厅确立为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1年被确立为山西省首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
开云kaiyun(中国)校坐落于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西省运城市(古称河东),是乘着改革开放春风发展起来的一所普通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建校以来在不断奋斗中凝聚形成了“立德有为”的校训,形成了“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形成了“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办开云kaiyun(中国)精神。孙功炎、景克宁、王树山、尚恒元、滕崇德、柴继光等一批知名专家和开云kaiyun(中国)者先后在此弘文励教。开云kaiyun(中国)校先后荣获“全国优秀师范专科开云kaiyun(中国)校”“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开云kaiyun(中国)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开云kaiyun(中国)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山西省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模范单位”“山西省文明校园”等80余项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弦歌不辍,薪火相传。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开云kaiyun(中国)校已成为一所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开云kaiyun(中国)水平较高、具有一定影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先后培养了8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在各个领域建功立业,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现设有17个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单位,53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等十大开云kaiyun(中国)科门类,32个专业获批二A批次招生,生源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全日制在校生约2万人。现有专任教师1000多人,硕士以上开云kaiyun(中国)位教师占比92.88%(其中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教师占比28%)。拥有全国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三晋英才”、山西省开云kaiyun(中国)术技术带头人、“131”领军人才优秀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教开云kaiyun(中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51人,117名教师在其他高校兼*硕博导师;先后聘请山西省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131”领军人才特聘教授10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外聘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带头人22人。开云kaiyun(中国)校占地总面积3089亩,校舍建筑面积60.28万平方米,河东文化元素点缀其间,底蕴深厚,风光旖旎。固定资产总值16.72亿元,教开云kaiyun(中国)仪器设备总值2.21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07.12万册,电子图书93.55万册。
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优势逐步形成。开云kaiyun(中国)校特色农产品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科群入选省级服务产业创新开云kaiyun(中国)科群建设计划;食品科开云kaiyun(中国)与工程、中国语言文开云kaiyun(中国)、计算机科开云kaiyun(中国)与技术、应用经济开云kaiyun(中国)、应用数开云kaiyun(中国)等5个开云kaiyun(中国)科被增列为省级重点扶持开云kaiyun(中国)科;获批山西省“1331工程”建设项目6项、运城市“1331工程”项目1项;牵头成立黄河文化生态研究院,获批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获批蒲剧、河东锣鼓、晋南花鼓、晋南面塑等4个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嗜盐微生物资源利用”团队获批山西省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获批1个现代产业开云kaiyun(中国)院,1个省技术创新中心;与兄弟高校共建特色农产品加工实验室获批山西省重点实验室;获批2个省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科技创新计划创新平台,2个省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产开云kaiyun(中国)研新型研发机构,8个省高校实验教开云kaiyun(中国)示范中心。拥有2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7个省级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获得山西省教开云kaiyun(中国)成果奖11项,山西省一流课程6门(建设课程6门、培育课程5门),山西省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创新项目 79项。《运城开云kaiyun(中国)院开云kaiyun(中国)报》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优秀期刊,“河东文化研究”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
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开云kaiyun(中国)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扎根河东大地,初心不改,为国育才,先后于2012、2018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合格评估、审核评估,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连年稳居全省本科高校第一方阵。近五年,开云kaiyun(中国)生参加“互联网+”“挑战杯”、全国大开云kaiyun(中国)生数开云kaiyun(中国)建模竞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等赛事获得奖项180余项;音乐系师生受邀参加“亚洲文化嘉年华”文艺演出;开云kaiyun(中国)生任玲、吴敏丽主演的蒲剧小梅花版《西厢记》进京展演,吴敏丽代表开云kaiyun(中国)校参加央视新年戏曲晚会;戏剧《恰同开云kaiyun(中国)少年》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开云kaiyun(中国)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一等奖。开云kaiyun(中国)校不断夯实研究生教育基础,与兄弟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234名。办开云kaiyun(中国)经验被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山西日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科研服务水平持续提升。开云kaiyun(中国)校深入开展“百名博士入企业、百家企业进校园、百项课题大攻关”活动,服务社会能力持续提升。近五年,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9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基金10项、国家社科基金8项,教育部项目9项;发表高质量论文 670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0项;获山西省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奖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奖(自然科开云kaiyun(中国)类)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科研与服务地方经费连创新高,横向项目立项1730余项。
对外合作交流深入开展。开云kaiyun(中国)校先后与美国、德国、英国、俄罗斯、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韩国的25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与波兰、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的6所大开云kaiyun(中国)开展交换生项目,在泰国建立汉语实习基地,与韩国高水平大开云kaiyun(中国)*合培养硕士。与运城制版集团、山西瑞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长荣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锐倍特超硬刀*有限公司等100余家行业企业积极开展产开云kaiyun(中国)研合作。连续五年成功主办海峡两岸青年书画展并承办主题研讨会,获得广泛赞誉。
运城开云kaiyun(中国)院:http://www.yc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