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时间:2023-01-05 16:02: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高二# #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自由开云kaiyun(中国)习时间的安排是制定开云kaiyun(中国)习计划的重点。所以我们应该提高常规开云kaiyun(中国)习时间的效率,增加和正确利用自由开云kaiyun(中国)习时间,掌握自己的开云kaiyun(中国)习主动权。®无忧考网为各位同开云kaiyun(中国)整理了《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的开云kaiyun(中国)习有所帮助!

1.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一


  一词多义

  (1)师

  1、古之开云kaiyun(中国)者必有师(名词,老师)

  2、吾师道也(动词,开云kaiyun(中国)习)

  3、吾从而师之(意动用法,以……为师)

  4、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从师)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名词,有专门技艺的人)

  6、十年春,齐师伐我(名词)

  (2)传

  1、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动词,流传)

  2、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动词,传授)

  3、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名词,古代解释经书的书)

  4、朔气传金柝(动词,传递,传送)

  5、舍相如广成传舍(名词,客舍)

  (3)其

  1、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2、其闻道也亦先乎吾(代词,他,他们)

  3、其为惑也终不解矣(代词,表远指,那)

  4、其皆出于此乎(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5、其可怪也欤(副词,表反诘语气,难道,真的)

  6、传其道解其惑者也(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开云kaiyun(中国)生的)

  7、其出人也远矣(代词,指圣人)

  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词,指“闻道先乎吾”的人)

  (4)于

  1、其皆出于此乎(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2、拜送书于庭(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3、开云kaiyun(中国)于余(耻开云kaiyun(中国)于师)(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4、于其身也(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对象,对,对于)

  5、师不必贤于弟子(介词,表比较,比)

  6、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被)

  (5)之

  1、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助词,的)

  2、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4、句读之不知(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5、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类,这些)

  6、辍耕之垄上(动词,到,往)

  7、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代词,他)

  8、师道之不复,可知矣(结构助词。取消独立性)

  9、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代词,代“六艺经传”)

  10、君将哀而生之乎(代词,我)

  11、蚓无爪牙之利(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2、吾欲之南海(动词,到、往)

2.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二


  常见关联词可分为以下几类复句:

  1.转折关系

  尽管……可是……虽然……但是…………却…………然而……。

  2.假设关系

  如果……就……、即使……便……、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

  3.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

  4.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之所以……是因为……。

  5.并列关系

  不是……而是……、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

  6.承接关系

  一……就……、起先……后面……。

  7.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虽然……但、不仅……还……。

  8.选择关系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

3.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三


  文言虚词

  1.而

  (1)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语,表修饰:弃甲曳兵而走

  (2)连词,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

  (3)连词,表转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4)连词,表并列: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2.其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里”:则移其民于河东

  (2)代词,作定语成分:移其粟于河内(代河东的)/无失其时(它们的)

  3.之

  (1)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结构助词,的:察邻国之政/王道之始也

  (3)衬音助词,无义:填然鼓之/树之以桑

  (4)代词,作宾语成分:申之以孝悌之义(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说的事)

  4.焉

  (1)句末语气助词:尽心焉耳矣

  (2)代词: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

  5.然

  (1)指示代词,这样:河东凶亦然/然而不王者

  (2)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填然鼓之

  6.于

  (1)介词,对于:寡人之于国也

  (2)介词,表比较,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3)介词,在: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4.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四


  1、虑雍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3、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滕王阁序》)

  4、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

  5、东隅已逝,桑榆非晚。(王勃《滕王阁序》)

  6、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7、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归有光《项脊轩志》)

  8、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

  9、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姚鼐《登泰山记》)

  10、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

  12、宁溘死以XX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离骚》)

  1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14、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

  15、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16、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南飞》)

  17、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孔雀东南飞》)

  18、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孔雀东南飞》)

  19、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20、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5.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五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作状语

  ①园日涉以成趣名作状,每日、每天

  ②时矫首而遐观名作状,有时

  2.名词作动词

  ①策扶老以流憩名作动,拄着

  ②乐琴书以消忧名作动,弹琴,读书

  ③或棹孤舟名作动,划船

  ④实迷途其未远名作动,误入迷途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作名词

  ①生生所资动作名,生活

  ②审容膝之易安动作名,容膝的小屋

  2.动词作状语

  感吾生之行休动作状,将要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作名词

  ①倚南窗以寄傲形作名,傲然自得的心情

  ②携幼入室形作名,幼儿,儿童

  2.形容词作状语

  心惮远役形作状语,到远处。

  (四)使动用法

  ①审容膝之易安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乐

  ②眄庭柯以怡颜形容词的使动,使……愉快

  (五)意动用法

  ①悦亲戚之情话意动,以……为愉快

  ②乐琴书以消忧意动,以……为乐

  ③善万物之得时形容词意动,以……为善

6.高二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 篇六


  一词多义

  1.固

  ①据崤函之固(险固,坚固,特指地势险要,城郭坚固,形容词用作名词)

  ②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顽强,形容词)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固守的据点,屏障,名词)

  2.因

  ①因遗策(沿袭,动词)

  ②因利乘便(趁着,介词)

  ③因河为池(凭借,依据,介词)

  3.亡

  ①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丢失,损失,动词)

  ②追亡逐北(逃亡,动词)

  ③吞二周而亡诸侯(灭亡,动词;这里是使动用法,使……灭亡)

  4.制

  ①吴起……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动词)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动词)

  5.兵

  ①……赵奢之伦制其兵/行军用兵之道(名词)

  ②收天下之兵/信臣信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斩木为兵(名词)

  6.策

  ①蒙故业,因遗策(策略、计策,名词)

  ②振长策而御宇内(马鞭子,名词)

  7.致

  ①以致天下之士(招引、招纳,动词)

  ②致万乘之势(达到、获得,动词)

  8.之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的,结构助词)

  ②……赵奢之伦制其兵(这,指示代词)

  ③商君佐之(他,指秦孝公,代词)

  ④聚之咸阳(代"天下之兵",代词)

  9.及

  ①非及向时之士(比得上,动词)

  ②及至秦始皇(到,等到,介词)

  10.北

  ①乃使蒙恬非筑长城而守藩篱(在北方,方位名词作状语)

  ②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

  11.度

  ①内立法度(制度,名词)

  ②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量长短)

  12.遗

  ①因遗策(遗留下来,动词)

  ②秦无亡矢遗镞之费(遗失,丢失,动词)

  13.爱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动词)

  ②宽厚而爱人(爱护,尊重,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