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大全

时间:2022-06-09 17:52: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少儿综合素质训练# #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大全#】宋词是中国文开云kaiyun(中国)宝库中一颗宝贵的明珠,词比诗的构句更为自由,它来源于配乐的歌词。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大全。欢迎阅读参考!



1.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宋代〕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溪桥一作:溪头)

  译文

  皎洁的月光从树枝间掠过,惊飞了枝头喜鹊,清凉的晚风吹来仿佛听见了远处的蝉叫声。田里稻花飘香,蛙声阵阵,似乎在告诉人们今年是一个丰收年。

  天边几颗星星忽明忽暗,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往日的小茅草屋还在土地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2.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

  卜算子·咏梅

  陆游〔宋代〕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着同:著)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之外的断桥边,梅花孤单寂寞地绽开了花,无人过问。暮色降临,梅花无依无靠,已经够愁苦了,却又遭到了风雨的摧残。

  梅花并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艳斗宠,对百花的妒忌与排斥毫不在乎。即使凋零了,被碾作泥土,又化作尘土了,梅花依然和往常一样散发出缕缕清香。

  注释

  卜(bǔ)算子·咏梅:选自吴氏双照楼影宋本《渭南词》卷二。“卜算子”是词牌名。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缺月挂疏桐》等。万树《词律》卷三《卜算子》:“毛氏云:‘骆义鸟(骆宾王)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按山谷词,‘似扶著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

  驿(yì)外:指荒僻、冷清之地。驿:驿站,供驿马或官吏中途休息的专用建筑。

  断桥:残破的桥。一说“断”通“簖”,簖桥乃是古时在为拦河捕鱼蟹而设簖之处所建之桥。

  寂寞:孤单冷清。

  无主:自生自灭,无人照管和玩赏。

  更:副词,又,再。着(zhuó):同“著”,遭受,承受。更著:又遭到。

  无意:不想,没有心思。自己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艳。

  苦:尽力,竭力。

  争春:与百花争奇斗艳。此指争权。

  一任:全任,完全听凭;一:副词,全,完全,没有例外。任:动词,任凭。

  群芳:群花、百花。百花,这里借指诗人政敌──苟且偷安的主和派。

  妒(dù):嫉妒。

  零落:凋谢,陨落。

  碾(niǎn):轧烂,压碎。

  作尘:化作灰土。

  香如故:香气依旧存在。

3.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宋代〕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文

  昨夜雨虽然下得稀疏,但是风却劲吹不停,酣睡一夜仍有余醉未消。问那正在卷帘的侍女,外面的情况如何,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和昨天一样。知道吗?知道吗?这个时节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凋零了。

  注释

  疏:指稀疏。

  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

  浓睡不消残酒:虽然睡了一夜,仍有余醉未消。

  浓睡:酣睡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

  卷帘人:有开云kaiyun(中国)者认为此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苏轼〔宋代〕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何似一作:何时;又恐一作:惟/唯恐)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长向一作:偏向)

  译文

  丙辰年(公元1076年)的中秋节,通宵痛饮直至天明,大醉,趁兴写下这篇文章,同时抒发对弟弟子由的怀念之情

  像中秋佳节如此明月几时能有?我拿着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高遥在上的宫阙,现在又是什么日子。我想凭借着风力回到天上去看一看,又担心美玉砌成的楼宇太高了,我经受不住寒冷。起身舞蹈玩赏着月光下自己清朗的影子,月宫哪里比得上人间烟火暖人心肠。

  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明月不应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可又为什么总是在人们离别之时才圆呢?人生本就有悲欢离合,月儿常有阴晴圆缺,(想要人团圆时月亮正好也圆满)这样的好事自古就难以两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都能平安健康长寿,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赏明月。

  注释

  丙辰:指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这一年苏轼在密州(今山东省诸城市)任太守。

  达旦:到天亮。

  子由: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

  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

  天上宫阙(què):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

  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

  琼(qióng)楼玉宇:美玉砌成的楼宇,指想象中的仙宫。

  不胜(shèng,旧时读shēng):经受不住。

  胜:承担、承受。

  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

  何似:何如,哪里比得上。

  转朱阁,低绮(qǐ)户,照无眠:月儿移动,转过了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人(指诗人自己)。

  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

  不应有恨,何事长(cháng)向别时圆:(月儿)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分离时圆呢?

  何事:为什么。

  此事:指人的“欢”“合”和月的“晴”“圆”。

  但:只。

  千里共婵(chán)娟(juā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

  共:一起欣赏。

  婵娟:指月亮。

5.儿童简单的宋词背诵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张志和〔唐代〕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译文

  西塞山前白鹭在自由地翱翔,江岸桃花盛开,江水中肥美的鳜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渔翁头戴青色斗笠,身披绿色蓑衣,冒着斜风细雨,悠然自得地垂钓,连下了雨都不回家。

  注释

  渔歌子:词牌名。此调原为唐教坊名曲。分单调、双调二体。单调二十七字,平韵,以张氏此调最为。双调,五十字,仄韵。《渔歌子》又名《渔父》或《渔父乐》,大概是民间的渔歌。据《词林纪事》转引的记载说,张志和曾谒见湖州刺史颜真卿,因为船破旧了,请颜真卿帮助更换,并作《渔歌子》。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子”即是“曲子”的简称。

  西塞山:浙江湖州。

  白鹭:一种白色的水鸟。

  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篾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不须:不一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