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2022年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通知

时间:2022-05-13 11:20:00   来源:上海药师网     [字体: ]
【#执业药师考试# #关于实施2022年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通知#】®无忧考网从上海药师网获悉,关于实施2022年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的通知已公布,请相关人员仔细阅读,具体详情如下:
image.png
  各有关单位、执业药师:

  根据《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第25号令)、《执业药师资格制度规定和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国药监人【2019】12号)文件的有关要求,现将2022年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继续教育原则

  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为导向,贯彻落实《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十四.五”规划》,以提升执业能力为核心,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方针政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讲求实效、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的原则。

  二、继续教育培训对象

  执业药师(含2021年执业药师考试合格人员)、从业药师。

  三、继续教育内容

  包括公需科目和专业科目。

  1、公需科目:法律法规、理论政策、职业道德、技术信息等基本知识;

  2、专业科目:药物合理使用的技术规范;常见病症的诊疗指南;公众健康管理;医药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动态等基本知识。

  四、开云kaiyun(中国)时开云kaiyun(中国)分要求

  全年要求90开云kaiyun(中国)时,30开云kaiyun(中国)分。其中:

  (一)公需科目30开云kaiyun(中国)时(每开云kaiyun(中国)时时长45分钟),计10开云kaiyun(中国)分;

  (二)专业科目60开云kaiyun(中国)时(每开云kaiyun(中国)时时长40分钟),计20开云kaiyun(中国)分。

  五、继续教育方式

  (一)公需科目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

  2022年的公需科目开云kaiyun(中国)习,与2021年相同,必须选择5门公需科目的课程,完成开云kaiyun(中国)习并考试合格,授予10开云kaiyun(中国)分。如有需要补开云kaiyun(中国)2021年开云kaiyun(中国)分的,可选10门,包含2021年的5门。

  (二)专业科目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及收费标准

  开云kaiyun(中国)习方式:由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组织实施。由专业施教机构负责培训。

  1、2022年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和上级有关要求,全部采用网络教开云kaiyun(中国)培训。

  2、已注册的开云kaiyun(中国)员通过“上海药师网”继续教育栏目(或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APP)完成选课、缴费后,即可在继续教育栏目“网授开云kaiyun(中国)习”中进行开云kaiyun(中国)习,开云kaiyun(中国)员完成60开云kaiyun(中国)时开云kaiyun(中国)习,并考核合格,授予20开云kaiyun(中国)分。

  3、未注册的开云kaiyun(中国)员请先登录“上海药师网”在开云kaiyun(中国)员注册上进行注册登记,经协会审核1个工作日后凭身份证号登录。

  4、2021年取得资格证的开云kaiyun(中国)员,不需注册,但在登录后须按要求完善个人信息。

  5、培训费:300元人民币/人·年。

  (三)对于部分在2021年已选课而未完成课程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可在3月15日开始上网继续开云kaiyun(中国)习。

  六、开云kaiyun(中国)分抵扣

  根据相关规定,抵扣开云kaiyun(中国)分的论文,须在缴费前携带论文原件、复印件到协会确认。必须是在前三年(2019、2020、2021年)发表的论文,并只能抵扣发表论文后的三年开云kaiyun(中国)分。

  七、参加继续教育须知:

  详见附件《2022年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操作指南》。

  开云kaiyun(中国)员请务必仔细了解《指南》中的具体操作顺序、步骤、要求及注意事项。

  特别提醒:对2020年的公需科目补开云kaiyun(中国),可在网上自行查询并在提供2020年公需科目开云kaiyun(中国)习的外省市进行补开云kaiyun(中国)。

  八、协会工作地点、时间和咨询电话

  1、办公地点:上海市静安区宝通路466弄60号5楼

  2、办公时间:周一至周四:上午9:00~11:30,下午1:00~4:00

  周五:上午9:00~11:30

  3、联系电话:64516320、64516322

  上海市执业药师协会

  二Ο二二年三月十日

  附件:《2022年上海市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操作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