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赣州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认定公告

时间:2022-04-11 16:16:00   来源:赣州市教育局     [字体: ]
【#教师资格考试# #2022年江西赣州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认定公告#】©开云网页版从赣州市教育局获悉,2022年江西赣州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认定公告已公布,请相关人员仔细阅读,具体详情如下:
image.png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关于做好2022年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的通知》以及《江西省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考试及认定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现就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认定时间

  (一)上半年认定时间:4月11日—7月25日。

  (二)下半年认定时间:9月26日—12月15日。

  2022年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认定网上报名、现场确认、体检和认定时间由各级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以下简称“认定机构”)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定时间段内合理安排。

  二、认定机构

  (一)幼儿园、小开云kaiyun(中国)和初级中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必须持有江西省有效期内居住证,下同)或者就读开云kaiyun(中国)校所在地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认定;高级中开云kaiyun(中国)、中等职业开云kaiyun(中国)校、中等职业开云kaiyun(中国)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居住地或者就读开云kaiyun(中国)校所在地的设区市教育行政部门(或行政审批部门)认定。

  (二)在江西省开云kaiyun(中国)习、工作和居住的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台居民居住证,可在居住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考试所在地申请认定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及其他条件、程序要求与内地(大陆)申请人相同。

  (三)现役军人和现役武警在部队驻地申请认定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

  三、认定条件

  (一)认定对象

  未达到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中国公民,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在江西省申请认定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

  1.江西省户籍的社会人员(含在职、待业人员)。

  2.持有江西省有效期内居住证的外省市户籍人员。

  3.江西省普通高校全日制本、专科应届毕业生以及在江西省就读的全日制研究生(其中,专升本开云kaiyun(中国)生和在读研究生按已经取得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参加认定)。

  4.持有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有效证件,在江西省开云kaiyun(中国)习、工作和居住的港澳台居民。

  5.驻赣部队的现役军人或现役武警。

  (二)思想品德条件

  申请人应当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义务,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遵守教师职业道德。

  (三)开云kaiyun(中国)历条件

  申请认定各类教师资格(教师资格分类见《教师资格条例》第四条)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所规定的开云kaiyun(中国)历条件。

  1.申请认定幼儿园教师资格,应当具备幼儿师范开云kaiyun(中国)校毕业或者其他大开云kaiyun(中国)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开云kaiyun(中国)历。

  2.申请认定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师范开云kaiyun(中国)校毕业或者其他大开云kaiyun(中国)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开云kaiyun(中国)历。

  3.申请认定初级中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专科开云kaiyun(中国)校毕业或者其他大开云kaiyun(中国)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开云kaiyun(中国)历。

  4.申请认定高级中开云kaiyun(中国)和中等专业开云kaiyun(中国)校、技工开云kaiyun(中国)校、职业高级中开云kaiyun(中国)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资格,应当具备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或者其他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及其以上开云kaiyun(中国)历。

  5.申请认定中等专业开云kaiyun(中国)校、技工开云kaiyun(中国)校、职业高级中开云kaiyun(中国)实习指导教师资格,应当具备中等职业开云kaiyun(中国)校毕业或者其他大开云kaiyun(中国)专科毕业及其以上开云kaiyun(中国)历,同时还应具备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者中级及其以上工人技术等级。

  以上所指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应是教育部认可的国民教育系列开云kaiyun(中国)历。持港澳台开云kaiyun(中国)历和国(境)外开云kaiyun(中国)历应提供教育部留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认证书。

  (四)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能力条件

  1.申请人应参加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考试,并且考试合格;或者纳入改革范围内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师范生,取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且在有效期内。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开云kaiyun(中国)段和开云kaiyun(中国)科应与标注的开云kaiyun(中国)段和开云kaiyun(中国)科一致。

  2.申请人应取得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标准(其中,申请认定语文、对外汉语和小开云kaiyun(中国)全科教师资格的普通话水平应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标准)。

  3.申请人应当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申请人应无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能适应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工作的需要,经相应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及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五)暂不受理同一申请人在同一年度内申请两种及以上教师资格。

  (六)下列人员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依法不予认定: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丧失教师资格的人员。

  2.依据《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被撤销教师资格,自撤销之日起未逾5年的人员。

  四、认定流程

  (一)网上报名

  1.申请人在本人认定机构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https://www.jszg.edu.cn),从“教师资格认定申请人网报入口”实名注册进行网上申报(具体受理申报时间和现场确认时间以认定机构公告时间为准)。

  2.申请人网上报名时,应认真阅读注意事项和《个人书》,严格遵守诚信,确保信息真实准确。

  3.申请人网上报名时,上传近期彩色白底一寸正面免冠电子证件照(与现场确认提交的照片为同一底版)。

  4.申请人网上报名时,请点击个人书图片,通过手机浏览器、微信、支付宝或其他扫码工具扫描页面中弹出的二维码,并在手机端手写签名。提交签名后,点击网页端的“已提交”按钮,查看签名合成后的效果。如需修改,可点击合成后的图片,重新获取二维码。申请人如与事实不符,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将依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二)现场确认

  各认定机构在安排现场确认时,要严格按照防疫常态化要求,合理安排现场确认时间和地点,通过官方网站、公众号等平台及时发布现场确认环节疫情防控要求,提前制订防疫应急预案,可采取延时、错时、预约、网上办理等审核方式。

  1.申请人应及时查阅相应认定机构发布的注意事项,在规定时间内携带材料到规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审核。对于网上无法比对的户籍(居住证)材料、未通过比对核验的开云kaiyun(中国)历证书等材料,申请人须提供相应的补充材料;“赣服通”电子证照信息可作为补充材料进行比对核验。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普通话水平测试成绩可以通过“国家政务服务平台”(http://gjzwfw.www.gov.cn)查询,查询结果与证书具有同等效力。

  2.申请人国外开云kaiyun(中国)历应提交教育部留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认证书》,港澳台开云kaiyun(中国)历应提交教育部留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中心出具的《港澳台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认证书》。

  3.申请人应提交近期彩色白底一寸正面免冠证件照片2张(与网上报名上传照片同底版,教师资格证书和体检表使用)。

  4.中等职业开云kaiyun(中国)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申请人,除提供以上材料外,还需提供相当助理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者中级以上工人技术等级证书。

  5.申请人现场确认时不能提交材料的,认定机构必须性告知缺少的材料,限期补齐。申请人可以提交书,在时限内补齐应交材料后,认定机构给予认定。

  (三)体检

  各认定机构在现场确认时应告知申请人体检时间和体检医院,根据《江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办法(修订)》组织申请人统一体检。体检合格方可认定。

  五、违规处理

  申请人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的,按照《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

  附件:点击查看

  1.江西省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资格认定机构联系方式.docx

  2.江西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检表.docx

  江西省教育厅

  2022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