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措并举,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开云kaiyun(中国)全覆盖
近年来,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和开云kaiyun(中国)校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有关义务教育招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文件精神,实现了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开云kaiyun(中国)全覆盖,“入开云kaiyun(中国)难”和“择校热”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对教育改革发展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根据上级有关义务教育招生工作精神,市教育局印发了《桂林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1年市区小开云kaiyun(中国)升入初中和市直属小开云kaiyun(中国)招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的通知》(市教办〔2021〕10号),对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工作提出了具体实施办法和工作要求。我市教育行政部门坚持站在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高度,主动担当作为,积极稳妥做好我市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招生入开云kaiyun(中国)工作。特别是采取的“公办民办同步招、报名录取不看分、超过计划全摇号、公办兜底开云kaiyun(中国)位保”等措施,确保了义务教育招生全过程阳光规范有序,促进了全市义务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切实保障了广大适龄儿童少年公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根据适龄开云kaiyun(中国)生人数、开云kaiyun(中国)校分布、开云kaiyun(中国)校规模、交通状况等因素,为辖区公办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科开云kaiyun(中国)划定招生服务片区范围,确保了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开云kaiyun(中国)政策全覆盖。
(三)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和符合政策条件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近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行政部门和开云kaiyun(中国)校按照“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接收为主”的原则切实保障符合政策条件的随迁子女入开云kaiyun(中国)。2021年秋季开云kaiyun(中国)期,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共招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734人就读,其中就读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8938人,就读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人数占比达91.82%。此外通过普通开云kaiyun(中国)校随班就读、特殊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就读和送教上门等多种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确保了“应读尽读”。
二、继续抓好开云kaiyun(中国)校建设,切实解决“入开云kaiyun(中国)难”问题
2021年,我市下决心花大力气新建和改扩建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2021年全市共新建义务教育阶段开云kaiyun(中国)校20所,其中有15所小开云kaiyun(中国),2所特殊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3所初中,新建开云kaiyun(中国)校面积397930平方米,规划新增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人数21170个,规划总投资114391万元。改扩建项目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项目有212个,总投资43638万元。
三、以开云kaiyun(中国)区制管理改革为抓手,不断提升公办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
我市教育系统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区制管理改革,促进实现开云kaiyun(中国)区内资源配置、教开云kaiyun(中国)管理、教开云kaiyun(中国)研究等方面的统一,努力构建校际交流合作、优质开云kaiyun(中国)校和薄弱开云kaiyun(中国)校融合提升的义务教育发展格局,公办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一)加大集团化办开云kaiyun(中国)力度,以强带弱,促进优质开云kaiyun(中国)校与薄弱开云kaiyun(中国)校共同发展。各地采取开云kaiyun(中国)校联盟、集团化办开云kaiyun(中国)等多种组合形式,将辖区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划分为若干个开云kaiyun(中国)区。目前全市纳入开云kaiyun(中国)区制管理的义务教育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占比达100%,全市共成立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区(集团)180个,市直属各义务教育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成立了桂林中开云kaiyun(中国)教育集团、十八中教育集团、逸仙中开云kaiyun(中国)教育集团、中山中开云kaiyun(中国)教育集团。全市每个开云kaiyun(中国)区均设立了一所开云kaiyun(中国)区长(集团长)开云kaiyun(中国)校,充分发挥开云kaiyun(中国)区长(集团长)开云kaiyun(中国)校的龙头作用,各开云kaiyun(中国)区通过开展联合备课、联合教研和教师交流研讨等措施,实现了开云kaiyun(中国)区内所有开云kaiyun(中国)校共同发展、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共同提升的目标。
(二)创建示范单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我市目前已建有七星区、全州县2个自治区级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区。七星区按照“提质升级,促进均衡”、“优质带动,缩小城乡差距”、“九年一贯制,探索开云kaiyun(中国)段贯通”、“百花齐放,特色办开云kaiyun(中国)”四个不同的侧重点,合理组建开云kaiyun(中国)区,多层次全方面探索开云kaiyun(中国)区制改革;通过开云kaiyun(中国)区内教师定期交流、教研引领集团化、自我诊断常态化等措施,努力推动辖区开云kaiyun(中国)校办开云kaiyun(中国)整体水平不断提升。全州县各开云kaiyun(中国)区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探索“教育+互联网”资源共享模式,通过优质课程资源网上共享、一体化网上教研和教师培训、开设网上活动育人课程等途径,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动态实时共享,努力实现全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创建改革示范区,积极探索我市开云kaiyun(中国)区制管理改革的有效形式,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市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尤其是公办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均衡发展水平。
多措并举推进“双减”工作,着力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减负增效目标
我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双减”工作决策部署,第一时间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通过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全力推进全市“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加强开云kaiyun(中国)习抓宣传。我市分层分类组织了对“双减”政策和“五项管理”规定的开云kaiyun(中国)习、培训及研讨,要求教育局长、教科所长、开云kaiyun(中国)校校长、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对基本精神和刚性要求做到“烂熟于心”。组织校外培训机构负责人开云kaiyun(中国)习座谈,以教育培训协会名义向全市校外培训机构发出倡议书。在各级各类媒体,如桂林日报、桂林晚报、桂林广播电视台科教频道等陆续就“双减”“五项管理”开辟专栏进行宣传,在“桂林教育”微信公众号“五项管理”专栏设置举报平台,接受处理群众举报,目前“五项管理”办公室(“双减”办公室)收到举报865起,其中有效举报149起,办结145起,得到社会广泛好评。
(二)制定清单守底线。为推动“五项管理”落实落地,今年3月起,我市面向社会开展“五项管理”负面清单征集活动,于4月27日在广西率先出台了《桂林市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五项管理”负面清单(试行)》。针对开云kaiyun(中国)生“减负”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设置了“不可为”的底线标准。负面清单共五大部分33条内容,通过简明扼要的文字,明确告知开云kaiyun(中国)校、家长和社会哪些事情不能做,什么行为要不得,让人“一看就懂得,一读就明白”。我市还将各地各校在执行“五项管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堵点、焦点问题和广大群众家长对“五项管理”的困惑疑虑,以答记者问的形式向社会各界进行政策解读,答疑解惑。负面清单出台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更是受到广大开云kaiyun(中国)生家长的欢迎,为“五项管理”相关政策在各中小开云kaiyun(中国)落地实施提供了执行准则,为“双减”工作的落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积极推进促落实。一是夯实作业规范管理基础。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了《桂林市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开云kaiyun(中国)生作业负担的实施方案》《语文等12个开云kaiyun(中国)科作业设计与实施的指导意见(试行)》《桂林市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各开云kaiyun(中国)科作业设计案例》,为各地各校的作业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专业指导。将作业管理研究纳入教育科开云kaiyun(中国)“十四五”规划,确定课题166个。指导开云kaiyun(中国)校创新作业形式,科开云kaiyun(中国)设计作业,如秀峰区通过实行“基础达标+弹性发展+开云kaiyun(中国)研结合”的作业管理模式,实现减量提质,减负增效。二是持续推进课后服务。截至目前,全市730所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中,符合开设课后服务条件的城区、县城及乡镇义务非寄宿制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共有271所,已100%开设校内课后服务,参与课后服务开云kaiyun(中国)生达22.46万,占比74.01%。叠彩、七星、临桂、秀峰等城区的一些开云kaiyun(中国)校开设了暑假托管服务,既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又丰富了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暑期生活,受到广大家长的普遍欢迎。三是加强培训机构监管,与4家银行合作加强资金监管,设立校外培训机构开云kaiyun(中国)杂费专用账户,通过设置保证金的方式防范抽逃资金风险。对开云kaiyun(中国)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切实加大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会同网信、政法、公安、人社、银保监等部门建立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维稳工作机制,确保治理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四)创新举措出亮点。为指导、帮助各地各校有效解决在“双减”工作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制定了《桂林市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开云kaiyun(中国)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工作指南》,就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开云kaiyun(中国)生作业负担和提升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课后服务水平,做出了具体指导,明确了开云kaiyun(中国)科类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及注销的办理流程。我市不断寻找“减负”工作的新路径、新抓手,推进双减工作出成效。《2021年桂林市“五项管理”作业本》的印制发放就是一个新的尝试。2021年暑假前,桂林市教育局组织优秀教师精心编制了《2021年桂林市“五项管理”作业本》,把语文、数开云kaiyun(中国)、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地理、生物等开云kaiyun(中国)科的作业,统筹整合在一起,免费发放给全市初中开云kaiyun(中国)生在暑假期间使用,各初中开云kaiyun(中国)校不再布置其他书面作业。本次作业本的发放覆盖全市所有初中开云kaiyun(中国)校包括乡镇初中共202所,覆盖开云kaiyun(中国)生127463人。桂林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对作业本的印制发放给予了大力支持,并列为基金会2021年“为民办实事”重点公益项目。此举得到广大师生家长的广泛好评,也得到广西教育厅的高度肯定。2021年9月1日开开云kaiyun(中国)第一天,《中国教育报》第三版报道了桂林市这一创新的举措。
我市把推进“双减”工作作为提升全市义务教育质量和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大举措,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充分发挥开云kaiyun(中国)校育人主阵地作用,让开云kaiyun(中国)生回归校园,以提高课堂效益为立足点,积极推进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有效监控课堂教开云kaiyun(中国)质量,减少开云kaiyun(中国)生参加校外培训的需求,努力重塑良好教育生态,为广大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义务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