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

时间:2021-11-23 15:04:00   来源:开云网页版     [字体: ]
【#元宵节# #元宵节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所以人们会开展一系列活动来庆祝,开展活动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以下是®开云网页版整理的元宵节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欢迎阅读!




1.元宵节的由来到底是怎样的


  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据史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世界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过元宵节的风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175年),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因此正月十五夜燃灯的习俗随着佛教文化影响的扩大及道教文化的加入逐渐在中国扩展开来。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是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2.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1、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 宝”。

  元宵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北方叫元宵,南方称汤圆。

  2、观灯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

  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

  3、迎紫姑

  在古时,正月十五迎紫姑是民间重要的习俗。紫姑又作子姑、厕姑、茅姑、坑姑等,是民间传说中的厕神。传说紫姑原是一大户人家的婢妾,因不堪主妇虐 待,于正月十五那天激愤而死,天帝悯之,命为厕神。百姓同情紫姑的遭遇,故在她的忌日(即正月十五)扎其像身影之祭之。

  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5、放烟花

  元宵节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烟火越来变得越美,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颜色越来越美越来越艳丽。

  6、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灯谜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7、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

  8、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中国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9、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3.元宵节可以吃什么汤圆

  1、黑芝麻汤圆

  材料:糯米粉300克,黑芝麻300克,白砂糖150克。

  做法:

  (1)黑芝麻炒熟,碾碎,拌上猪油、白砂糖,三者比例大致为2:1:2.

  (2)适量糯米粉加水和成团,以软硬适中、不粘手为好,揉搓成长条,用刀成小块。

  (3)将小块糯米团逐一在掌心揉成球状,用拇指在球顶压一小窝,拿筷子挑适量芝麻馅放入。

  (4)用手指将窝口逐渐捏拢,再放在掌心中轻轻搓圆,然后下水煮就行了。

  2、花生汤圆

  材料:糯米粉,花生,蜂蜜。

  做法:

  (1)将熟花生仁打成粉,加入蜂蜜,搓成小剂子备用。

  (2)取五分之一的糯米粉用温水和成面团,用手压扁,水烧开后放锅内煮至浮起。

  (3)将煮好的面团取出与剩余的糯米粉混合,慢慢加入锅内的水,揉成新的面团。

  (4)将面团分成若干小份,压成面 皮状,包入馅料。将馅料包住收口,滚圆,放入煮开的水中,就可以了。

  3、紫薯汤圆

  材料:水磨糯米粉100g,紫薯25g,红豆沙粉40g,椰蓉20g,绵白糖20g,猪油10g。

  做法:

  (1)用温水把水磨糯米粉和成面团,加入紫薯揉匀,静置20分钟。

  (2)红豆沙粉用温水混合,加入椰蓉、绵白糖制成馅料。

  (3)和好的面团搓条,分剂子,包成汤圆。烧水至沸,包好的汤圆下锅煮至浮起即可食用。

  4、枣泥汤圆

  材料:糯米粉5000克,白糖1500克,熟面粉1250克,枣泥250克,大油500克。

  做法:

  (1)将白糖掺上大油、枣泥和1000克熟面粉搓勾。

  (2)再用250克熟面粉加水打成浆糊,加入馅内揉匀,用刀拍紧,切成400克馅块备用。

  (3)糯米粉放入筐内,将馅块浸水,倒入糯米粉内滚动,反复6一8次即成。

  (4)锅内加水烧开,下入元宵,边下边用手勺将开水推转,煮至汤圆浮起即可。

  5、油炸汤圆

  材料:糯米粉二两、面粉一大匙、豆沙馅约半两、蜜瓜条二至三根、白糖二两、清水三两、熟芝麻一大匙。

  做法:

  (1)将水中放锅中,再放入白糖,用小火慢慢熬至刚变微黄色成糖汁,盛碗里晾凉。

  (2)将糯米粉和面粉放一个碗里,加适量清水(这次的清水不在所列的三两之内),揉成粉团;蜜瓜条切碎。

  (3)取适量粉团捏成碗状,取指头大一块豆沙捏扁放在粉碗里,再放一点熟芝麻、几粒蜜瓜条粒。收拢碗口,然后搓圆。

  (4)全部做完后,将置中火上,放油烧至三成热,用牙签在汤圆上逐一扎几个孔,放入油中慢慢炸呈微黄色。捞出沥干油分,摆盘中,淋上糖汁即可食用。

  面对热滚滚、香喷喷的汤圆,忍不住想要大咬一口,老少一定要特别注意,吃汤圆切记缓慢、小口,避免汤圆哽住喉头或气管。由于汤圆含高量糖分,加上花生、芝麻、鲜肉馅含高油脂及高热量,一定要少量食用,不要吃得太多。

  

4.元宵节的美好寓意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1、元宵节舞狮子,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2、元宵节杨枝插门,寓意着阳能的生发。

  3、元宵佳节,全家人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睦相处。

  4、元宵节有很多信仰活动,祈求神灵保佑。象征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

  5、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古代元宵节由于开禁,人流如织,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

  6、元宵节的文化价值在于它是全民的狂欢节,人人参与,乐在其中。

  7、元宵节到来时,节日经济被搅热。

  

5.元宵节的作文

  正月十五,也就是元宵节。虽然今年的元宵节我们是在开云kaiyun(中国)校度过的.,但也照样过得有声有色。你若是有兴趣,就跟我再走进我们开云kaiyun(中国)校开展的“元宵游园活动”吧!

  那天我六点半回到课室时,看见里面是一片沸沸扬扬的景象:许多同开云kaiyun(中国)在高兴地聊天,预测着晚上游园活动的亮点;有的是三五成群聚在一起组队,结伴去玩。每个人脸上都布满笑容,心情高兴得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了。

  六点五十分,我们从课室狂奔到了体育馆。一进到体育馆,就看见了许许多多的人和听见悠扬的音乐声。许多人在活动区内走来走去,等待级长宣布活动开始。常见的就是几个好友勾肩搭背地边走边聊天,或是围拢在某一个项目前看游戏规则,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脸上浮现出紧张而又愉快的笑容。

  啊!钟表上的指针终于指向七点了,级长一声令下,活动开始!顿时体育馆里传来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许多人涌向各个游戏项目,有夹心球啦,投篮啦,踢毽球啦等等。我走到我们班的营地一看,不到两分钟竟排起将近十米的队伍!我们班的游戏项目是“夹心球”,即两人背对背夹着一个篮球穿过障碍物再回到起点。

  我看着正在进行比赛的同开云kaiyun(中国)们,他们夹着篮球向前绕过障碍物,走在后面的那个人不断提醒前面的人走慢些,一旁的观众也在扯着嗓子为正在比赛的他们加油鼓劲,而我们的老师也在为他们喊加油,脸都涨红了。我再走到踢毽球的地方,发现那也是人满为患。在踢毽球的同开云kaiyun(中国)有的速度利索,脸上欢笑着;有的压根不会踢,三十秒下来捡球的时间比踢球的时间耗费得还要多,现场笑声、掌声及欢呼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八点多了,晚会接近尾声,我走到兑奖处,发现这儿人山人海,每个人都高举奖券,拼命向前挤着喊着。前面一批同开云kaiyun(中国)刚领完奖,后面又涌上来一批,每个人看着手里满满的奖券,脸上十分自豪。兑奖的老师手忙脚乱,东拿一包饼干,西拿一包薯片,手中的活没有停过,但他们的脸上的笑容十分灿烂,每个人都开心极了。

  看,我们开云kaiyun(中国)校的元宵游园活动是不是充满了一种欢乐的气氛呀?虽然说没有在家过元宵,可相比起在开云kaiyun(中国)校过显然后者更快乐,因为有同开云kaiyun(中国)的玩闹声和嬉笑声陪伴着我,这个元宵过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