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报名条件
(一)级别为考全科(四科)的报考条件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获准在我国境内就业的外籍人员,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
1.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大专开云kaiyun(中国)历,在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满5年;
2.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开云kaiyun(中国)历或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在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满3年;
3.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在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满1年;
4.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博士开云kaiyun(中国)位;
5.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相关专业相应开云kaiyun(中国)历或开云kaiyun(中国)位的人员,在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
(二)级别为免二科的报考条件
具备上述“级别为考全科(四科)的报名条件”,并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或医开云kaiyun(中国)专业高级职称并在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的,可免试“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知识(一)”、“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知识(二)”,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开云kaiyun(中国)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取得中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医开云kaiyun(中国)专业高级职称并在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的,可免试“中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知识(一)”、“中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知识(二)”,只参加“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综合知识与技能”两个科目的考试。
符合免试部分科目的报考人员,取得高级职称与在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两个条件须同时具备。高级职称的类别为从事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获得的药开云kaiyun(中国)、医开云kaiyun(中国)或医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高级职称。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医技、护理工作的主任(副主任)医师、主任(副主任)技师、主任(副主任)护师,从事高等院校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管理工作的教授(副教授)等不符合免考两科的条件。高级职称应于报考截止日之前取得。
(三)报考条件相关要求
1.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的要求
报考条件中有关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是指属于国民教育系列或者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批准或认可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应有国家认可的文凭颁发权利的开云kaiyun(中国)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所颁发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为凭证,只取得肄业证书、结业证书不能报考。大专及以上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和开云kaiyun(中国)位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电大开放教育、网络远程教育、高等教育自开云kaiyun(中国)考试所颁发的开云kaiyun(中国)历或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
报考条件中的“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是指根据《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培养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生的试行办法》((87)教计字105号),在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毕业获得一个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后,再攻读且取得的列入国家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招生计划的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在层次上属于大开云kaiyun(中国)本科后教育。一个本科开云kaiyun(中国)习阶段跨专业选修课程获得的“双开云kaiyun(中国)位”或一个本科开云kaiyun(中国)习阶段获得中外合作办开云kaiyun(中国)授予的“双开云kaiyun(中国)位”“联合开云kaiyun(中国)位”,不属于第二开云kaiyun(中国)士开云kaiyun(中国)位。
2.“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的界定
报考条件中要求的“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按照国务院开云kaiyun(中国)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的《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普通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和《开云kaiyun(中国)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科目录》《普通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等规定,对照开云kaiyun(中国)科目录来界定。
在本科及以上开云kaiyun(中国)历层次,“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包括药开云kaiyun(中国)、药物制剂、临床药开云kaiyun(中国)、药事管理、药物分析、药物化开云kaiyun(中国)、海洋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包括中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资源与开发、藏药开云kaiyun(中国)、蒙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制药、中草药栽培与鉴定。
在大专层次,“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包括药开云kaiyun(中国)、现代中药技术、中药(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蒙药开云kaiyun(中国)、维药开云kaiyun(中国)、藏药开云kaiyun(中国)。
3.“相关专业”的界定
报考条件中“相关专业”的界定,在《制度规定》《考试办法》实施过渡期内,参照《关于发布2015年执业药师资格考试报考专业参考目录的通知》(人考中心函〔2015〕31号)执行。该报考专业参考目录,包括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和相关专业,其中列入报考专业参考目录的、“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中药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以外的专业,属于报考专业要求中的“相关专业”,详见《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专业参考目录》。
4.“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的界定
报考条件中“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限于执业药师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的注册领域和执业范围内的工作,即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药品质量管理工作和药开云kaiyun(中国)服务工作。医师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护士的护理工作,医药院校教开云kaiyun(中国)、科研、管理工作,化妆品销售工作,不等同于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中规定的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取得临床医开云kaiyun(中国)、中医开云kaiyun(中国)类、护理开云kaiyun(中国)类专业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如果从事药开云kaiyun(中国)或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且满足从事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年限要求,可申请参加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如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等执业医师活动或从事护理工作,则不符合“从事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技术工作”的报考要求。
5.专业岗位工作年限计算方式
报考条件中的专业岗位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及相关专业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后全职从事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专业岗位工作时间的总和。专业岗位工作年限计算截止日期为考试当年度的12月31日。
报考人员从事的非药开云kaiyun(中国)、非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工作时间不计算为专业岗位工作年限。未取得毕业证书前的实习经历不计入专业岗位工作年限。国外工作经历不计算为报考条件要求的专业岗位工作年限。
取得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及相关专业第一开云kaiyun(中国)历并参加工作,再以函授、自开云kaiyun(中国)考试、远程教育等后取得的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及相关专业开云kaiyun(中国)历报考的,可累计取得第一开云kaiyun(中国)历至报考年度期间的实际药开云kaiyun(中国)、中药开云kaiyun(中国)岗位工作年限。超过半年的脱产开云kaiyun(中国)习时间不计算为专业岗位工作年限,脱产开云kaiyun(中国)习前后的实际专业岗位工作年限可累计。
(四)按照《国家药监局执业药师中心关于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说明的函》(药监执函〔2019〕67号)规定,中专开云kaiyun(中国)历的应试人员不再符合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考条件,不得报考。
(五)港澳台居民报考规定
港澳台居民可以报名参加国家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参照《制度规定》办理。港澳台居民持内地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毕业证书的,可以直接填报相关信息;持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或者国外高等开云kaiyun(中国)校开云kaiyun(中国)历或者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报考的,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须经教育部留开云kaiyun(中国)服务中心认证。
2.报名时间
(一)2021年度执业药师职业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实行告知制,应试人员须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www.cpta.com.cn)的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进行网上注册、报名和缴费。
报名时间:2021年8月11日9∶00—8月18日16∶00;
缴费时间:2021年8月20日9∶00—8月25日16∶00。
首次登录全国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服务平台的应试人员,应在报名前完成用户注册,并上传近期彩色标准1寸半身免冠、照片底色背景为白色的正面证件照(上传照片前应使用照片审核处理工具进行处理,通过后方可上传),报名照片将用于准考证、考场座次表、资格证书等。以往已在报名服务平台注册过的应试人员不得更换照片。已注册的应试人员不需重新注册,但须完善相关信息。报名服务平台将对身份信息、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等信息进行在线核查,提交补充相关信息24小时后登录报名服务平台查询核查结果,核查完成后方可报名。
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统一组织,符合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应按规定通过中国人事考试网报名,切勿轻信虚假宣传。应试人员报名时,须如实填报信息,诚信参考,本人签署(提交)《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证明事项告知制告知书》电子文本(可下载保存),切勿委托他人或机构填报本人报考信息、代替本人作出。
(二)报名期间,应试人员务必仔细对照报考条件如实填写报考信息,报名服务平台将报考信息与报考条件进行比对,符合报考条件的应试人员点击报名确认按钮,进入缴费状态,缴费成功即完成报名,逾期不缴费,视为放弃报名。应试人员应在工作地、居住地所在市报名参加考试(资格核查、合格证书发放均由该市人事考试机构负责),由于个人原因报错科目、级别、专业或填错个人信息的,核查通过后,无法修改报名信息,由本人承担相应责任。
(三)应试人员作出后,可在未缴费且报名截止前撤回。不采用告知制方式或撤回申请的应试人员,本年度该项考试中不再适用告知制,一经选择无法更改,请谨慎选择。
(四)资格核查工作由各市人事考试机构负责,截止时间统一定于8月19日16:00。核查程序如下:
1.以下三种情况的应试人员须在报名服务平台中上传专业工作年限证明材料,到各市人事考试机构规定地点接受现场核查:
(1)在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报名中存在不实行为,或者因严重、特别严重违纪违规行为被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且在记录期内的应试人员;
(2)不采用告知制方式办理报名事项的应试人员;
(3)撤回申请的应试人员。
上述应试人员现场核查需要提供的材料:
(1)应试人员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
(2)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原件;
(3)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年限证明;
(4)职称评聘证明(仅报考级别为免二科的提供);
2.以下四种情况的应试人员须在报名服务平台中上传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等原件的电子版,到各市人事考试机构规定地点接受现场核查:
(1)2002年以前取得大专以上(含大专)开云kaiyun(中国)历的应试人员;
(2)2008年9月以前取得开云kaiyun(中国)位的应试人员;
(3)身份或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信息未通过在线核查的应试人员;
(4)其他身份证件类型或境外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等无法在线核查的应试人员。
上述应试人员现场核查需要提供的材料:
(1)应试人员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
(2)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证书原件。
3.报考级别为“免二科”的应试人员须在报名期间上传证明(证书)等相关材料,由各市人事考试机构进行网上人工核查,应试人员务必于8月19日16:00前查询核查结果,核查通过后方可进行缴费。不适用告知制、不采用告知制、撤回申请、身份开云kaiyun(中国)历(开云kaiyun(中国)位)信息无法通过在线核查的报考级别为“免二科”的应试人员,仍须到各市人事考试机构规定地点接受现场核查。
4.各市人事考试机构须对所开云kaiyun(中国)专业与允许报考专业名称不完全一致的应试人员进行资格复核。
5.应试人员上传证明材料无法辨别真伪或其他需要到现场的情形,各市人事考试机构可要求应试人员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核查。
(五)各市要严格报名资格核查工作,可利用当地政府共享数据对应试人员社保等信息进行复核,并妥善保管应试人员报名材料(电子版)备查。资格核查工作贯穿考前、考中和考后全过程,各市要建立和畅通监督举报渠道,全程接受社会监督。
应试人员不符合报考条件或未按照所在市人事考试机构要求办理报考相关事项的,按考试报名无效或考试成绩无效处理,已缴费用不予退还;提供虚假证明材料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取得相应资格证书或者成绩证明等严重违纪违规行为的,按照《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令第31号)处理,记入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诚信档案库。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六)忘记登录用户名、密码的,与所在市人事考试机构联系。报名系统操作问题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联系方式:010-87901800)进行解答。
3.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