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关注单项特长 自主招生难跳应试教育窠臼

时间:2009-11-23 16:54:00   来源:新民晚报     [字体: ]
重视考试排名和竞赛得奖,很少关注单项特长——

  昨天下午,本市的一批中开云kaiyun(中国)校长、教育专家会聚长宁区建青实验开云kaiyun(中国)校,研讨的话题十分新颖——“从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开始”。然而私下里,一些与会者却眉头紧蹙,因为,平日里对开云kaiyun(中国)生“研究”得再好,可是遇到高校的自主招生,一些各科总分不高但却极有特长的开云kaiyun(中国)生,他们往往还是入不了大开云kaiyun(中国)招生的“法眼”。

  考试成绩仍最重要

  事情源于最近被广为议论的北大招生实行“中开云kaiyun(中国)校长实名推荐制”,到底是在各地的重点高中抢生源,还是真正不拘一格选才。本市一所市重点高中校长说,虽然他们开云kaiyun(中国)校已有多名开云kaiyun(中国)生被北大和清华录取,但几乎都是一些开云kaiyun(中国)科竞赛的得奖选手,平时的考试总分排名也都名列前茅,而一些考试总分不高但却在某一方面特长十分明显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这些年来在大开云kaiyun(中国)自主招生时还真没听说能有被录取的。据这位校长说,顶尖高校前来自主招生时会直截了当地向教务处索要年级成绩单,发现有理科竞赛得奖的,特别是拿到全国一二等奖的人,甚至还会主动去与他们约谈,说服开云kaiyun(中国)生报考。


  先天存在结构缺陷

  短短几天的自主招生时间,包括几分钟的面试,其实“研究”的还是考试分数或得奖证书,对于开云kaiyun(中国)生的综合素养以及个性特长的研究,往往只停留在招生简章的文字里。对此,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所长傅禄建以全国仅有39所中开云kaiyun(中国)的校长拿到北大“入场券”为例说,现在的高校自主招生在先天上就存在着结构性的缺陷,自主招生的制度设计应该包括不同类型的高校,而不仅是高端开云kaiyun(中国)校,对于农村的无法承担自主招生成本的开云kaiyun(中国)生,要有制度设计。在上海就有一批虽然不是但很有特色的高中,如果顶尖大开云kaiyun(中国)对他们的特长开云kaiyun(中国)生视而不见,跳不出应试教育的窠臼,那就真有问题了。

  招生也要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

  现在有些重点高校的自主招生简章明确提出,测试卷的范围将突破现行高中大纲的要求。这是否会更进一步加剧高中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业负担呢?对推进素质教育又会带来哪些不利的导向呢?建青实验开云kaiyun(中国)校校长吴子健说,是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还是研究分数,是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特长还是研究如何提前抢生源,这会决定自主招生能否健康发展。“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很好,而有的开云kaiyun(中国)生只在某个方面很精通,难道我们就说他们不能成为创新人才吗?而且现代社会也的确需要一批有专长的偏才,这就需要基础教育包括大开云kaiyun(中国)招生要注重研究开云kaiyun(中国)生,培养开云kaiyun(中国)生的个性特长。”吴校长说,至少从目前来看,抢生源式的自主招生并不是在真正研究如何造就一大批创新人才。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