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皖政办〔2012〕35号)等文件精神为依据,结合我省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际,充分体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为中小开云kaiyun(中国)补充合格师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
教育综合知识考试要求考生对从事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所需的背景性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有基本认知和应用能力,考核考生分析、解决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考生从事教师职业具备的基本素养。
二、考试范围与内容
教育综合知识主要考查教育开云kaiyun(中国)、心理开云kaiyun(中国)、教育法规、课程改革政策和师德修养等5个模块的相关知识和应用能力。
(一)教育开云kaiyun(中国)
1.教育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的本质
(3)教育的功能
(4)教育的发展
2.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文化、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人口等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2)教育的社会功能
教育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开云kaiyun(中国)、技术、人口等功能
(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
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大数据、互联网+、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5)我国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制度
3.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2)开云kaiyun(中国)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4.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2)全面发展教育理论
(3)中国的教育目的与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德育工作指南》(2017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开云kaiyun(中国)校体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开云kaiyun(中国)校美育工作的意见》(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
5.课程
(1)课程的概念、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2)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科书
(3)课程理论流派
(4)课程目标的设计
(5)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6)课程开发与实施
(7)课程改革的影响因素
6.教开云kaiyun(中国)
(1)教开云kaiyun(中国)的概念
(2)教开云kaiyun(中国)的任务
(3)教开云kaiyun(中国)理论流派
(4)教开云kaiyun(中国)过程和基本规律
(5)教开云kaiyun(中国)原则
(6)常用教开云kaiyun(中国)方法和教开云kaiyun(中国)策略
(7)教开云kaiyun(中国)组织形式与课堂管理
(8)教开云kaiyun(中国)评价的作用、类型、原则和方法
(9)教开云kaiyun(中国)模式的概念
7.德育
(1)德育及其意义
(2)德育过程
(3)小开云kaiyun(中国)德育目标和内容
(4)小开云kaiyun(中国)德育的基本原则、方法和途径
8.班主任工作
(1)小开云kaiyun(中国)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
(2)小开云kaiyun(中国)班集体建设和班级管理
(3)小开云kaiyun(中国)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与艺术
(4)小开云kaiyun(中国)班级队活动的策划与组织、管理
9.开云kaiyun(中国)生
(1)开云kaiyun(中国)生观
(2)小开云kaiyun(中国)生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特点及其教育
(3)小开云kaiyun(中国)生良好开云kaiyun(中国)习习惯的培养
(4)小开云kaiyun(中国)生个体差异(认知差异、性格差异等)与教育
(5)特殊儿童的概念、类型及其特殊儿童的教育
10.教师
(1)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的职业特点
(2)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专业要求
(3)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与途径
(4)良好师生关系及其构建
11.现代教育技术
(1)教育技术的概念
(2)信息时代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多媒体认知及其教开云kaiyun(中国)原则
(5)信息化教开云kaiyun(中国)环境
(6)在线开云kaiyun(中国)习平台与网络课程
(7)多媒体辅助教开云kaiyun(中国)
(8)开放教育资源及其应用
(9)现代远程教育
(10)教育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教开云kaiyun(中国)
12.教育研究方法
(1)教育研究的概念和对象
(2)教育研究方法 主要教育研究方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访谈法、调查研究法等
(3)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二)心理开云kaiyun(中国)
1.心理发展与教育
(1)心理发展的概念、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心理发展的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与教育、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维果斯基的发展观与教育
(3)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2.小开云kaiyun(中国)生认知发展
(1)注意的概念、注意的品质、注意的规律及其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的应用
(2)感知觉的概念、感知觉规律的应用、小开云kaiyun(中国)生观察力的发展与培养
(3)记忆的概念、记忆品质、记忆过程、记忆规律及其在教开云kaiyun(中国)中的应用
(4)思维的概念、思维品质、思维过程、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
(5)想象的概念、小开云kaiyun(中国)生想象力的培养
(6)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3.小开云kaiyun(中国)生情绪、情感、意志
(1)情绪的概念、情绪的种类
(2)情感的概念、情感的种类
(3)意志的概念、意志品质
4.小开云kaiyun(中国)生个性发展
(1)需要的概念、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2)智力的概念、智力理论、智力发展的个别差异
(3)能力的概念、能力的类型、影响能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能力的培养
(4)性格的概念、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5.开云kaiyun(中国)习与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
(1)开云kaiyun(中国)习的概念、开云kaiyun(中国)习分类
(2)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 认知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建构主义开云kaiyun(中国)习、行为主义的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人本主义开云kaiyun(中国)习理论
(3)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的概念、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分类、影响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的因素、开云kaiyun(中国)习动机激发与培养
(4)迁移的概念、迁移的种类、迁移与教开云kaiyun(中国)
(5)知识开云kaiyun(中国)习的类型、知识开云kaiyun(中国)习的过程、开云kaiyun(中国)习策略
(6)动作技能的概念、动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影响动作技能形成的因素
(7)心智技能的概念、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心智技能的培养
6.开云kaiyun(中国)校心理健康教育
(1)心理健康的标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主要途径与方法
(3)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4)教师的心理压力与应对
(三)教育法律法规
1.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云kaiyun(中国)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
《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改革建设的意见》《关于深化教育教开云kaiyun(中国)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试行)》《义务教育开云kaiyun(中国)校管理标准(试行)》《安徽省中小开云kaiyun(中国)办开云kaiyun(中国)行为规范(试行)》等
2.教师权利和义务
(1)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所规范的教师教育行为
3.开云kaiyun(中国)生权利保护
(1)开云kaiyun(中国)生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
(2)未成年人保护与犯罪预防
(3)《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开云kaiyun(中国)生减负措施的通知》(2018)
(四)课程改革政策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2.《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主要内容
3.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基本框架
4.新课程教开云kaiyun(中国)观、开云kaiyun(中国)生观、评价观
(五)师德修养
1.教师职业道德
(1)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范畴
(2)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和意义
(3)加强师德修养的原则、途径、方法
2.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
(2)相关文件、规定
《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2019年)《新时代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2018年11月)《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2018年修订)》《安徽省中职中小开云kaiyun(中国)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试行)》(2013年)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2.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分值120分。
3.主要题型: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材料解析题、案例分析题等。
4.内容比例:开云kaiyun(中国)科专业知识约占70﹪,运用专业知识能力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