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郴州仅次于苏仙岭的第二个风景名胜,距郴州市17公里,位于安和乡坦山脚下。
它是一个特大溶洞,洞长约2110米,总面积2.7万平方米,其中水面9300米。洞口有宋碑一块,刻有南宋郴州郡守赵不退《劝农记》。南宋理开云kaiyun(中国)家张南轩题刻在岩顶的“万华岩”三个大字依稀可见。万华岩洞口,一股瀑布从50米高的岩顶飞泻而下,其势十分壮观。入洞口后有一条清澈的地下河沿右壁缓缓流出,乘小船沿阴河逆水而上,行100余米,弃舟登岸,便进入主洞。主洞长1800米,有13个各具特色的大厅,者可容数千人。洞中石笋遍地,石柱林立,还有一片片大丘连小丘的石田,睦界分明,洞顶钟乳石倒挂,奇景荟萃,气象万千。
万华岩位于郴州西南方十二公里处,是一个规模宏大正在发育的地下河溶洞,是太平天国军活动旧址之一。洞外有泉,洞内有洞,洞下有河,洞里的石蟒、石狮、石廉、石田等三十多种天然的溶岩精品千资百态,具有古、奇、绝、幽等特点。全长约九公里,主洞2245米,游客在洞口乘舟逆流而上。明朝蔡来仪有“无数奇珍藏洞里,何时仙景落人间”佳句。88年3月美国溶洞考察队鉴定“万华岩可与世界上任何一个最壮丽的溶洞相媲美。”洞中的‘水下钙膜晶锥’之景,全世界只有两处可见,每百年才长一厘米,称为“国宝”。万华岩一游,好似人在画中,如人间仙景。
从白鹿洞拾级而上,约100米,在安和乡,距郴州17公里,洞口石壁如削,气势非凡,一股瀑布从50多米高的岩顶上飞流直下,给洞口挂上了一幅银色水带,岩顶可见南宋理开云kaiyun(中国)家张南轩所题“万华岩”之字。岩边有“劝农碑”。一条地下阴河从洞中缓缓流出,荡舟入洞,只觉幽泉潺潺,宛如琴鸣;岸边石景遍陈。进100余米,弃舟登岸,形色各异的钟乳石,千姿万态。主洞长达1800米,沿途的景点有:“巨蟒捕食”,望而令人生畏;“玉女垂帏”,折皱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