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加气操作步骤为:
(1)加气计量用二氧化碳流量计称量;
(2)放气时将二氧化碳容器放到磅称上,接通减压阀后,按要求的数量放气;
(3)排放压力:第一次排气压力P1不控制,第二次排气压力P2=0.1~0.2Mpa;
(4)排气时间:第一次二氧化碳气时间t1不控制,第二次排气时间t2;当加固饱和度<0.6时,t2≥18min;当加固土饱和度≥0.6时(包括地下水位以下),t2≥45min.
7、注浆量可通过试验确定,每米注浆量可按下式计算:Q=K·V·n·1000
式中:
Q——溶液的总用量(L);
V——硅化加固土的体积(m3);
n——土的孔隙率
K——经验系数,对软土、粘性土、细砂;K=0.3~0.5;中、粗砂:K=0.5~0.7;湿陷性黄土:K=0.5~0.8.
采用双硅化时,两种溶液用量应相等。
8、注浆时,先开动注浆泵,关闭注浆阀,全开回浆阀,自循环1~2min后,连接好进浆管与打入土中的注浆管接头,慢慢开启进浆阀,同时慢慢关闭回浆阀,调整压力(一般为0.2~1.0Mpa)和流量至设计数值。一般达到设计注即停止注浆。当注浆压力大于设计压力2~3倍时仍然灌不进去,即可终止注浆。
9、如果相邻土质不同,应先加固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及地基高应力区注浆时,应采用跳浆法注浆,相邻孔注浆间隔时间t≥12h.
10、在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压力双液硅化:当地下水流速小于1m/d时,先自上而下注浆,然后自下而上注入氯化钙溶液;当地下水流速为1~3m/d时,水玻璃与氯化钙可交替注浆;当地下水流速大于3m/d时,可先将水玻璃与氯化钙同时注浆,然后再交替灌注浆。
11、土体硅化完毕,借桩架或三角架用倒链分级将管子拔出,遗留孔洞用1:5水泥砂浆封孔。拔出的管子用压力水清洗干净,再用。
(1)加气计量用二氧化碳流量计称量;
(2)放气时将二氧化碳容器放到磅称上,接通减压阀后,按要求的数量放气;
(3)排放压力:第一次排气压力P1不控制,第二次排气压力P2=0.1~0.2Mpa;
(4)排气时间:第一次二氧化碳气时间t1不控制,第二次排气时间t2;当加固饱和度<0.6时,t2≥18min;当加固土饱和度≥0.6时(包括地下水位以下),t2≥45min.
7、注浆量可通过试验确定,每米注浆量可按下式计算:Q=K·V·n·1000
式中:
Q——溶液的总用量(L);
V——硅化加固土的体积(m3);
n——土的孔隙率
K——经验系数,对软土、粘性土、细砂;K=0.3~0.5;中、粗砂:K=0.5~0.7;湿陷性黄土:K=0.5~0.8.
采用双硅化时,两种溶液用量应相等。
8、注浆时,先开动注浆泵,关闭注浆阀,全开回浆阀,自循环1~2min后,连接好进浆管与打入土中的注浆管接头,慢慢开启进浆阀,同时慢慢关闭回浆阀,调整压力(一般为0.2~1.0Mpa)和流量至设计数值。一般达到设计注即停止注浆。当注浆压力大于设计压力2~3倍时仍然灌不进去,即可终止注浆。
9、如果相邻土质不同,应先加固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及地基高应力区注浆时,应采用跳浆法注浆,相邻孔注浆间隔时间t≥12h.
10、在地下水位以下采用压力双液硅化:当地下水流速小于1m/d时,先自上而下注浆,然后自下而上注入氯化钙溶液;当地下水流速为1~3m/d时,水玻璃与氯化钙可交替注浆;当地下水流速大于3m/d时,可先将水玻璃与氯化钙同时注浆,然后再交替灌注浆。
11、土体硅化完毕,借桩架或三角架用倒链分级将管子拔出,遗留孔洞用1:5水泥砂浆封孔。拔出的管子用压力水清洗干净,再用。